7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北京市唯一的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在经开区“开花结果”,将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地2025年度入营仪式暨博士后进站政策校企推介活动,近日在经开区举办。作为北京市唯一的清华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经开区不仅为博士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设立了每年50万元的“清华之友——北京·亦庄英才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博士生。
据介绍,2025年度经开区共征集到46个实践课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的27名在读博士生参与,较上一年度人数增长了50%。这些博士生将深入经开区各行业领域,开展为期六周的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在课题选择上,经开区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面向区内四大主导产业的重点企业进行了广泛征集,确保了课题的可行性和挑战性,同时兼顾了与博士生专业的匹配度。
目前,27名清华博士生已开启在经开区的实践之旅。他们将在各自的课题领域中深入探索、勇于创新,为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经开区也将继续用管家式服务为博士生们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支持,确保他们在实践期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未来,经开区清华博士实践基地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并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层次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高质量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为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开营仪式上,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经开区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拥抱人才、成就人才,高度重视清华大学博士生课题实践工作。此次实践基地的落地,不仅为区内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全新动能,还将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产业科研项目的合作及产业人才的引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华大学与经开区的合作,是教育资源与产业优势的完美结合。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博士生们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为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清华的智慧和力量。
开营仪式还特别设置了博士后进站政策校企推介环节,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经开区博士后进站的相关政策及区内工作开展情况,为博士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选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