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商业银行管理层密集调整 高管选拔机制愈发多元
证券日报 2025-07-02 10:29

今年以来,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商业银行管理层密集调整。同时,银行业高管选拔任用机制正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传统的内部晋升、跨机构流动外,越来越多中小银行通过市场化选聘机制公开选拔高管,为组织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银行业高管调整频率显著加快,主要由于三大驱动因素:一是因年龄限制产生的正常新老交替;二是配合银行战略转型进行的主动性人事布局;三是应对经营压力实施的被动性调整。

“此外,不同类型银行在高管任用方式上呈现显著差异,这既源于各地干部管理权限、体制机制及人才储备状况的客观差异,也与商业银行战略定位、经营管理重点对人才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密切相关。”杨海平说。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副行长及以上高管发生了变更,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农商行等。以中国银行为例,年内多位副行长相继离任,接任者则通过内部晋升或跨行流动选出。

除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同样迎来密集的管理层调整,其高管更迭往往与银行战略转型深度绑定。例如,招商银行任命深耕零售金融创新领域的雷财华、徐明杰为副行长,二人的专业背景与招行“轻型银行”战略定位高度契合,有望为零售业务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平安银行6月26日发布公告,原平安信托董事长、“70后”金融老将方蔚豪已获监管核准,正式出任副行长。

与此同时,银行高管任用机制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传统的内部晋升与跨机构流动外,市场化选聘已成为众多中小银行引入优质人才的重要渠道。例如,本溪银行、大连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年内纷纷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管。其中,本溪银行的市场化选聘举措尤为引人注目,继去年12月首次发布行长招聘公告后,今年6月17日再次启动选聘程序。

同时,中小银行管理层年轻化趋势显著,“80后”人才有望加速补位。例如,5月初,江苏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1981年出生的杨大威为副行长的议案,不过任职资格有待监管核准;6月9日,贵阳银行宣布“80后”李虹檠将出任副行长,其任职将自监管部门核准之日起生效。

杨海平表示,国有大行新晋高管多为“70后”,而“80后”在城商行已崭露头角,这种年龄分布差异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经营基础和主要战略目标存在差别。大型银行管理体制相对成熟,而经营目标多元且复杂,这就要求经验丰富,善于把握大局,能够处理多目标冲突的综合型人才来担纲。而中小银行面临的经营目标主要是求新求变与战略突围,因而需要相对年轻的管理人才走向前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有大行人才选拔机制依托丰富人才储备,以内部晋升与跨行交流为主,促进管理经验与创新思维互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中小银行则以市场化选聘为突破口,广纳贤才优化管理层结构,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二永债发行提速 商业银行密集“补血”
中国证券报 2025-06-28
再度海选行长!千亿级银行再发“英雄帖” 这次岗位更多
证券时报 2025-01-30
多家银行招聘高管 市场化“海选”形式受青睐
证券日报 2024-11-21
天津三家银行“社招”7名副行长 有金融监管或大行背景者优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4
银行业广发“求贤令”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证券时报 2024-06-06
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下降 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仍有空间
证券日报 2024-02-27
多渠道引进人才 又一银行发布行长“招募令”
中国证券报 2023-05-09
金融人事|两个月内10家上市银行迎重要职位变动,这些现象值得关注
澎湃新闻 2023-0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