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中惊现失踪30多年的科考站 41次到南极的江苏小伙讲述目击经过
扬子晚报 2025-01-23 12:06

“最大冰山A23a中惊现失踪前苏联科考站!”近日,来自江苏的南极探险队员陈中原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笔记,分享自己目击失踪30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重现于世的经历。探险队已向英国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发送了资料,并得到回信证实了此事。

借此事件,陈中原的41次南极探险经历也受到网友关注——他是如何从江苏去往遥远的地球极地?在冰山雪原做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还有哪些震撼人心的南极探险瞬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其进行了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隔空对话。

南极最大冰山中惊现失踪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

1月9日上午,南极海域,海神号游轮绕着A23a冰山外侧航行。A23a冰山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冰山,重约1万亿吨,面积约为3643平方公里,堪比大半座南京城。

陈中原是来自江苏的探险队员,这是他的第41次南极之行。A23a冰山实在太大,船开了很久都看不到头,他便从甲板上回到报告厅,边聊天边看窗外景色。忽然,海面上漂来一个油桶。起初,大家以为是海洋垃圾。然而,随着海神号的航行,锈迹斑斑的油桶越来越多。陈中原赶紧跑到甲板上,发现有些桶上还带着编号,而远处冰山之中竟也镶嵌着排列整齐的油桶。

人们议论纷纷,揣测神秘油桶的来源。一个队员查到《纽约时报》网站上有1986年10月5日的报道《苏联南极科考站消失在了冰中》,讲述了南极海岸菲尔希纳-龙尼冰架崩裂,一块巨大的冰山(即A23a冰山)分离了出去,原本位于冰架上的前苏联科考站德鲁日纳亚1号站消失。1987年又有一篇报道称,前苏联派船和直升机登陆冰山找到了该科考站,抢救出一些重要物资。此后,它被遗落在冰山中,30多年来未曾现世。

据了解,A23a冰山从冰架上分离出来后,在海底搁浅长达30多年。据BBC报道,该冰山从2020年开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于2023年开始加快速度向南乔治亚岛方向移动,预计最终将在较温暖的海水中融化解体。或许正是近年来冰山的移动,让失踪已久的前苏联科考站重见天日?探险队队长将照片等资料发给英国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确认。

陈中原对记者说,近日,斯科特极地研究中心回信了,“他们联系到了曾在德鲁日纳亚1号站工作过的前苏联科考人员,认出了那些油桶,能断定这确实是1986年消失过的那座前苏联科考站。”

能在南极目击一座失踪30多年的科考站遗物重新现世,陈中原心情激动。这也是他在41次南极探险中遇到的无数次“屏住呼吸”瞬间之一。

41次到南极、5次到北极!江苏小伙讲述他的探险故事

放弃国内“稳定工作”换来极致体验

在成为探险队员之前,陈中原对“南极”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他出生于1983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从小就是父母可以放心施行“放养式教育”的好学生,高考后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英语文学专业,还念了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他入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工作7年后,他在三十多岁的年龄决定裸辞留学。他申请到被誉为“世界三大顶级高级翻译学院之一”的英国巴斯大学,还曾在联合国实习。

从巴斯大学毕业时,他本想回国谋一份大学教职,但得知极地探险领域的一流团队“夸克探险”招聘专业翻译,便前去面试并顺利通过。回国任教的机会曾经来临过,但他那时人已在南极,与冰川企鹅为伴,和“稳定”的人生道路越走越远。如今,他做着热爱的工作,“我选择现在这条路,失去了很多东西,但获得了自己更想要的个人成长,我想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文化、和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一起交流。”

在极地当翻译还得会开冲锋舟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底被称为“南极季”,是南极旅游最佳时节。“南极季”期间航程一趟接一趟,陈中原几乎是无缝衔接工作,大部分时间漂浮在海面上、游走在冰原上,为各种讲座提供同声翻译服务,偶尔可以在陆地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活动。

在南极探险队做翻译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在南极的游轮上做翻译,空间更加舒展自由,但脑力负荷非常大,要自行抵抗游客声音的干扰,经常是一个人一讲一小时。”他介绍,面对的游客人数是根据船的大小来,大多是100人左右,但有的大船可能有三四百人。

实际上他要做的也远不止翻译,还要学习海洋生物、历史、地理、摄影等各种知识,以及驾驶冲锋舟、看航海图、打绳结等实战技能。刚加入探险队时,和人均“滑雪大神”“登过珠峰”的队友比起来,陈中原几乎没有任何户外经验。“刚到极地是一片蒙的状态,甚至不会开船,而开船是在南极很重要的技能,后来学会了看参照物找方向、判断风和海浪、学习软件记录自己的轨迹。”

极地海域时有惊险时刻,为了对游客的人身安全负责,他曾回国和蓝天救援队一同参与培训,其中一项考试是在风浪环境中驾驶冲锋舟200米将落水人从海里救上来,全程限时1分钟,而他通过了这项严苛的考试。

如今,陈中原去了41次南极、5次北极,见过摄人心魄的冰川美景,喝过万年的冰川水、睡过水中的礁石,听见冰川雪崩时猝不及防的轰隆声,在冰山中目击失踪30多年的前苏联科考站……极地以无数“屏住呼吸”的瞬间,回馈给愿意努力奔赴它的人。“保持好奇心,敢于一次次迎接新的挑战、敢于走出舒适区,何尝不是一种属于普通人的探险精神呢?”陈中原说。

文/王夕悦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第41次南极考察|阿蒙森海上的科考与年味
新华社 2025-01-24
冰川上的“来客”:北极黄河站站长胡正毅讲述中国极地科考故事
新华社 2024-08-02
从南极到维港,“雪龙2”号魅力耀香江
新华社 2024-04-10
跟着《中国国家地理》去南极科考游 售价9.9万起,最近一期名额已被抢光
扬子晚报 2023-11-16
南极洲冰山脱落 面积接近英国伦敦
新华社 2023-01-24
东南大学南极科考队员集结 新一代“巨型充电宝”启运
中国新闻网 2022-10-24
青年科学探险者温旭创作新书 讲述独步58天1500公里穿越南极之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4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启程开始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之行
中国新闻网 2021-1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