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十月,金风送爽,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上行人们悠然自得地在花园中穿行;舞龙踢毽的大叔大妈、胸前挂着单反相机漫步的情侣,钟楼湾胡同广场上老居民和游客共同构成一幅温馨和谐的中轴风景;红墙青瓦下,一场社区志愿服务提升协商议事会正在举行,大家各抒己见……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日前,在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专场交流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城市设计处四级调研员李昕阳表示。
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近年来,北京市以更大力度,创新开展更新实践,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更新良好氛围。记者在北京的胡同小巷、社区居民身边采访了解到,城市更新正创造更加舒适、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老街变公园 古巷焕新颜
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暨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周,发布了14个“最佳实践”项目。其中,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的钟鼓楼片区的更新改造引人关注。
北京钟楼、鼓楼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报时楼。长期以来,这片区域保留了浓厚的北京风情。然而,曾经的胡同随着历史流转,逐渐浮现出道路坑洼积水、杆箱体占道、架空线密布等一系列问题,令周边居民困扰不已。
“近年来,东城区深入推进北京市城市总规和核心区控规,立足核心区功能定位与背街小巷现状问题,积极探索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王涛介绍,以钟鼓楼东西两侧的钟楼湾胡同为例,2018年至今,先后进行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第五立面”整治等改造。
愈加全面且精细的治理,提升了片区的环境品质,保护恢复了历史风貌,文化味越来越浓的胡同,更成为游客体验京味传统的“打卡热点”。
“提升空间品质的首要任务是释放胡同空间。”王涛介绍。在改造中,安定门街道共拆除周边违法建设200平方米,改造提升第五立面565处,清洗整饬建筑立面近1.4万平方米,同时恢复了一批传统“勾连搭”屋顶和合瓦屋面,让平缓开阔、整洁清朗的传统风貌再现。
如今,钟楼湾胡同绿意盎然、热闹非常。从小就住在钟楼湾胡同90号院的老居民范来友一提到胡同和小院的改造就赞不绝口:“您看现在这院里,地面平整了,屋子也翻修一新,还安上感应照明灯,真的比以前好太多了,我们住着舒心!”
“温暖旧改”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居民楼斑驳的外立面、小区内无处停放的大小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用水用电生活方式……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前,记者来到通州区九棵树街道云景里小区,这里正通过“温暖旧改+长效治理”,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
“我们这个小区过去一直用的自备井供水,取暖也不行,冬天冷夏天热。”68岁的王萍萍阿姨在云景里小区住了24年,用水和取暖是改造过程中她最关心的问题。
云景里小区建成于1994年,其中老年人占比达60%。改造前,小区存在楼本体节能不达标、户内给水为自备井供水、超半数的住户安装外窗护栏、屋顶漏水严重、公共区域局部道路破损、场地设施缺失老化等问题。
2022年云景里小区正式启动综合整治,今年6月全面完工。“小区共拆除全部396户护栏,新增外墙保温实现全覆盖,能使小区冬季室温平均提高三四摄氏度;完成全部114列上下水改造,让20多年的自备井供水成为历史;升级公共区域环境,补充绿地约8420平方米、停车位351个、充电车位32个。”通州区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中心副主任邱磊介绍。
通过系统化实施综合整治,该小区居民上下水改造率达100%,以及外窗护栏拆除率达100%的“双百”战绩。“改造后,水的品质一下就上来了。”王萍萍阿姨高兴地说,“感觉今年冬天也不用在家里穿棉衣了,家里住着特舒服,小区也越来越美了!”
一场进行中的社区协商议事会
10月16日下午,一场社区志愿服务提升协商议事会正在昌平区寺锦·回龙观城市会客厅举行。
“我希望可以每周末组织一场读书分享会,这样的话就更有动力去读更多的书”“我们组的需求是社区理发,大概1月组织1次就够了”“假期如果能有家长可以帮忙照顾一下自己家里的植物或宠物就好了,希望社区可以提供一个联系到彼此的方式,养宠小伙伴也方便日常交流”……
协商议事会上,社区居民和周边书店、银行、快递站点负责人等来到现场,共同提出对社区公益服务的需求和看法,并形成初步协商议事成果。
“我们作为城市的穿行者,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区、居民楼里,能给社区治理提供一些帮助。”京东快递北京金域国际营业部站长李久作为社区共建力量参加了此次议事会。他的感受是:“社区经常邀请我们参加协商议事,说明我们也是社区的一分子,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城市更新的不仅仅是“硬件”,还有社会治理的“软功夫”。“回龙观天通苑地区重点打造的‘回天有约’治理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协商议题667个,召开协商议事会1265场次,解决问题608个。”北京市回龙观街道金域国际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东岩告诉记者,“群众看到身边问题通过大家协商而得到妥善解决,进一步提高了议事热情,也提升了群众对社区家园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认同感。”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重塑,更是社会关系的重构和公共利益的再分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分院院长范嗣斌表示,“城市更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丰富完善土地、规划、金融等支持城市更新的配套政策,为建立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扫清障碍,进一步激发动力活力。”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