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庆长假,婚宴、满月宴、乔迁宴等各种喜事扎堆举办。谈到仪式,免不了涉及份子钱的话题。但在职场语境中,同事之间该不该随份子、怎么随份子、随多少份子,这些让人头疼的难题,形成了一套复杂难懂的“份子学”。近日,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51job展开调查,从数据中呈现职场人的礼金态度和职场社交现象。
随礼500左右最常见,四线城市礼金较高
调查中问及礼金大小,“200-500元”和“500-800元”最为常见,前者接近半数,后者超过30%。仅有2%的人选择了1500元以上,可见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为特殊关系支付高额礼金。有趣的是,在一线城市的受访者人群中,800元以上的份子钱占比达到18.2%,这个比例高于二三线城市,但低于四线城市(25%)。
当无法到场参加宴席时,超8成的受访者表示会托人转交(29%)或转账给对方(55%)。还有近两成表示不一定,关系好的不去会给钱,关系不好的不去就不给。
超八成职场人希望企业出台制度,实现“份子钱自由”
办喜事该不该请同事?同事结婚要不要随礼?一系列人情往来的问题困扰着职场人。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公司流行同事间互相随礼。
82%的职场人希望雇主能够以公司制度的形式来解决人情往来,比如禁止同事间彼此随礼,这会让大家感到轻松没负担。不过,也有相反声音出现,18%的受访者认为随礼是自由的选择和必要的人际交往,雇主不应该做出规定。
20%受访者“拒绝份子钱”,遭到多数人的反对
对于节日期间的礼金支出,10%的受访者苦苦表示“掏空了工资,后半月要吃土了”,
在调查中,年轻一代谈到自己的随礼原则——不仅同事不随份子,朋友之间也会“互免”(互相不随礼)。Ta们的理由也很充分:自己不会办婚礼;不是所有的份子钱都能顺利返回来;不想参与叫不上来的同学或者不熟的亲戚的婚礼;不会在一家公司待很长时间; 不想把工资变成有去无回的礼金。有着相同心境的受访者占据了20%的比例。
不过,拒绝份子钱的“少数派”们可能会失望,因为在代代相传的循环里,很难因为一部分人的断链而停止运作。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将随礼金看成维持人际关系的必要方式;58%的人认为这种“你来我往”的习俗有很强的惯性,短期看来仍然是主流趋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