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届城市文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城市文学。与会嘉宾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文学研究”“智慧城市与文学”“空间美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本届年会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青年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00余人与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福民以“当我们讨论‘城市文学’时,我们在说什么”为题发言。他认为城市文学的命名方式是中国文学特有的现象。“过去我们把‘城市文学’当作题材性的事物,城市文学不仅仅是描写高楼大厦、街道、古城楼,这些太表层了。城市文学需要深入到中国社会漫长的农业文明中的生产结构和人的情感结构中。”
陈福民称,“城市文学”在根本上是文明概念,它承载着二十世纪以来文明的破碎,最典型表达了人的压抑状态,情感的崩塌,和新的关系需要重新确立又没有确立起来的彷徨和绝望。这是“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
作家宁肯谈了“城市小说的味道——京味小说的再思考”。在他看来,“城市文学”的味道,是一个城市显而易见的特点。“把京味表达出来,也就把这个城市的灵魂给表达出来了。但是,如果一个城市有了这样的标签之后,反过来可能也会抑制了你对这个城市的挖掘。”“小说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不是京味。京味只是标,不是本。小说本身的东西才是本。过于强调京味有时遮蔽了对真实生活的表达。”
作家宁肯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李玲教授认为,作家老舍有三副面容。一副是当老舍面对北京风景时的安恬的面容;第二副是思考人的命运的时候,一副悲哀的面容;第三副是谑笑的面容。老舍写北京的时候有故园意识,他写出了北京平民生活的诗意,有一种悠然见南山的从容,有一种都市的乡土性。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王德领教授围绕新时期以来北京文学中的风景书写展开。他认为风景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1990年代以来中国叙事文学的风景描写非常少,风景在小说中逐渐消失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根源在于中国文学已经由乡村叙事转变为城市叙事,尤其是青年作家的小说更是如此。
王德领这些年在主编系列集刊《城市文学地图》,致力于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对城市文学的研讨具有特别强烈的现实意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