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房建证,贵州、湖北的单位,挂靠3个月,5000~6000元;浙江的单位,挂靠一年,1.7万~1.8万元,上全年社保”“证书挂给我,你等着收钱就行”……近日,北京的张先生收到一位中介发来的上述信息。张先生说,自从去年他将自己的一级建造师证分享到社交平台后,隔三岔五就有中介私信询问其是否愿意将证书挂靠出去。(9月11日《工人日报》)
证书挂靠现象存在已久,是指持证人将个人的职业资格证书,挂到非供职单位名下,持证人平时不参与挂靠单位的工作,却能获取一定的报酬或其他利益。以工程建设领域为例,由于企业参与项目投标,需要拥有数量不等的持证员工,于是部分企业就寻求证书挂靠,而中介就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这种现象不仅违反相关规定,也给项目工程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尽管我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此有相关规定,2018年,住建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的通知》,但从实际情况看,证书挂靠乱象依然很突出。
证书挂靠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持证人和竞标企业受利益驱动各取所取。持证人“躺赚”挂靠费,而相关企业既省钱又能提高竞标能力,中介则赚取了介绍费,参与其中的各方形成了灰色链条。另一方面,竞标环节审核不严,没有发现“人证分离”,而即使事后发现证书挂靠问题惩治力度也不够。
所以,治理证书挂靠首先要让职业资格证书挂不了。要规定招标方严格审核投标企业的持证员工,将社保、工资、个税、考勤打卡等工作痕迹与证书同时进行审核,让人证一致在一年以上。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招投标企业的相关情况,对不符合要求者要有相应惩罚措施。这样一来,证书挂靠在招投标环节将很难蒙混过关。
其次,要让相关利益方看到证书挂靠靠不住。既要让持证人不敢挂靠证书,也要让竞标企业不敢造假。也就是说,要加大惩罚力度使其看到违法后果。只有充分认识到证书挂靠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完善法律规定,对挂证全链条行为加大惩治力度,才能提高违法成本。
据悉,目前各地对违法挂证行为,通常采取撤销个人证书、企业资质或勒令企业整改等行政处罚。在这样的惩罚措施之外,还应该将持证人列入从业禁止名单,并纳入个人信用纪录;责令违规企业退出相关行业,对企业负责人也实行从业禁止。同时,对所有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项目,要倒查其竞标环节的证书挂靠等问题,对挂证人员追责。
新一轮专项治理,提出依法从严查处、加强失信惩戒、完善长效机制等,令人期待。另外,药品零售、消防等重要领域也存在证书挂靠乱象,也需要下大力度进行整治。唯有完善法律、加大惩罚,让证书挂靠挂不了靠不住,才能有效遏制证书挂靠乱象。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