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劳动这门成长必修课
人民日报 2024-09-03 09:06

VCG111492795224.jpg

江苏徐州,一家幼儿园开设生活劳动类课程,老师带孩子们学习烧火做饭、裁布缝衣、种地养花等技能;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开展“劳动耕读”实践活动;江西九江,一所中学在校园里打造“快乐农场”,让学生在育苗、培土、施肥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为许多学校的亮点、特色,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好评。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开展劳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系列顶层设计、系统部署,推动劳动教育有效开展,育人成效不断提升。据统计,2023年,全国有81.6%的中小学校建立了劳动教育清单,建成14.7万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不断夯实,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度越来越高。

也要看到,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避免劳动教育出现重形式轻实质倾向?如何让劳动课堂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吸引人?如何将劳动教育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确保学以致用?需要拿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设置课程,是提升劳动教育成效的关键。这就要求以更严谨、专业的态度,对劳动教育相关课程进行深入研究、系统规划,使教学安排与学生各阶段能力、心理相匹配。有的劳动课布置的课后作业超出孩子能力范围,变成了“家长作业”,与初衷不符。要认识到,劳动课不是简单给孩子安排点动手干的活就算完了,而是要根据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让劳动课能锻炼孩子,更能启发孩子,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劳动教育来说,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我国劳动教育教师存在缺口,不少学校的劳动课教师并非专职,往往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这容易导致教师花在劳动课上的时间相对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不可能在师资配备上搞“一刀切”“齐步走”,但进一步充实劳动教育师资、提升劳动课教师能力素养,应成为共识和方向。《意见》明确要求“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等措施。相信随着实践的推进,师资队伍必将日益壮大、教育水平也将越来越高,为劳动教育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各方的共同责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定能让更多孩子爱上劳动、享受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文/张雪琴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