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许多家长为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而发愁。据《北京日报》报道,2019年就已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却少有家长使用。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依赖、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信息和人身安全而建的“青少年模式”,为何不受青睐呢?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网络游戏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设置未成年人模式。“青少年模式”是未成年人模式的前身,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接触不良网络信息的“防火墙”。
不过此模式在实际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在《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青少年模式”自2019年推出以来,使用率偏低,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人不到五成。当下,防网络沉迷和避免接触不良信息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宽,比如,短视频以及各类手机App,都对进一步优化和强化监管提出了挑战。就未成年人广泛接触和使用的手机App而言,要么未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模式,要么在各种暗箱操作下形同虚设,各类乱象无不说明,相关保护机制的作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时下的“青少年模式”在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上不强,内容太少,好感度太低,体验的舒适度不佳,“白名单”下的内容过度过滤,整个内容变成了“纯净水”,无法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内容。不具备全面使用功能和选择面的“青少年模式”,显然无法获得受众的欢迎。
二是相关防护的责任体系作用发挥不够,防沉迷破解产业的黑灰化进一步导致了事态的恶化。为了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技术防控,不少未成年人四处租借账号玩游戏,催生出租借、买卖游戏账号,帮助破解防沉迷系统的灰色产业。比如,通过租用成人的账号让未成年人登录的方式,就可以绕开防沉迷系统的监督,让未成年人不受限制地“畅玩”。
上述两种因素的叠加导致“青少年模式”叫好却不叫座,对此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建管两个方面发力,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建设方面应当改变时下“白名单”“做加法”式的做法,转变为设置“黑名单”“做减法”式的做法,把有害的内容阻止在外,让“青少年模式”成为具有高性价比的内容提供和满足者,才能因实用性而受到欢迎。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监管,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严格落实实名制登记验证制度,针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灰色产业的兴风作浪,应不断升级认证系统,变单一认证为复合和动态认证,除了传统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组合认证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人脸识别技术或指纹识别技术强制执行多时段验证。
同时针对监管的精细化和针对性不强,导致责权利未能有机统一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牵头并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快《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的制定实施,解决最重要的基础短板问题。要强化对于网络平台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让法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不可逾越的红线,以违法必究的严重后果,倒逼平台优化和落实“青少年模式”,而不是“装睡人”和“监守自盗者”。
总之,唯有让监管更加严实,最终才能构建齐抓共管、一体推进的网络治理体系,互联网“青少年模式”才能既叫好又叫座。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