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酷暑使得水上活动成为孩子们消暑的首选。
然而,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溺水已成为全球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至少约有24万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
而在我国,这一数字更为严峻,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因此,预防儿童夏季溺水,是我们每个家庭和社会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溺水数据背后的警钟
溺水事故不仅发生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游泳池、浴缸、水桶等家中常见的水体同样可能成为“隐形杀手”。特别是暑假期间,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增多,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悲剧。因此,增强家长和孩子的防溺水意识,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至关重要。
家长应知应会的“四知道”
1.知道孩子去哪里:确保孩子外出时,家长了解他们的去向和目的地。
2.知道孩子做什么:了解孩子在外活动的内容,是否涉及水上活动。
3.知道孩子和谁去:了解孩子的同伴情况,确保有成人监护或结伴而行。
4.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设定合理的回家时间,并督促孩子遵守。
儿童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私自下水游泳:无成人陪同,绝不私自下水。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避免与不熟悉水性的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确保每次游泳都有成人监护。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正规游泳场所。
5.不盲目施救:遇到同伴溺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应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拨打救援电话。
6.不在水边嬉戏打闹:水边玩耍时,要保持警惕,避免发生意外。
自救与互救技能
1.保持冷静:一旦落水,首先要保持冷静,屏住呼吸,放松全身,让身体自然上浮。
2.抓住漂浮物:利用身边的木板、树枝等漂浮物,增加浮力,等待救援。
3.大声呼救:向周围人求救,并尽量描述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4.正确施救:如遇到同伴溺水,应立即报警并寻求成人帮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竹竿、救生圈等工具进行救援。
家庭与学校共筑安全防线
1.加强安全教育:家长和学校应定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设置警示标志:在家中和周边水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3.监督与陪伴: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陪伴,特别是在水边和水中活动时,切勿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结语
儿童夏季防溺水,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防溺水意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度过每一个夏天,远离溺水危险。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