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接力出版社主办的“一个风筝的传奇,两代人心里的非遗”——儿童小说《亲爱的风筝》图书分享会在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
儿童文学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评委李东华,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鲁文化之星、潍坊民间艺术大师杨红卫,《亲爱的风筝》作者鲁鸢南,接力出版社少儿分社社长李雅宁在会上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发言。
《亲爱的风筝》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接力出版社承办的第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银奖作品。鲁鸢南以家乡山东潍坊为小说背景,紧紧围绕非遗文化——风筝制作技艺这个主题,书写少女杨青青与杨婆婆从不了解、不喜欢对方,到她们在制作“龙头蜈蚣”风筝的过程中彼此温暖、彼此疗愈的故事。南鹞北鸢,岁月千年,小说写了两代人的内心波澜、命运浮沉,让非遗传人的心声娓娓动听。该书作者鲁鸢南从2016年开始全职写作,《亲爱的风筝》是她儿童小说创作的处女作。
李东华:每一个风筝里面都有童年放飞的梦想
我也是一个从山东潍坊走出去的游子,“风筝”是一个我无比熟悉的词,饱含了浓郁的乡愁;也是一个让我深感骄傲的词,因为一提到“风筝”,人们会立刻想到“潍坊”。这是一张标志性的文化名片。也许是我孤陋,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读到以潍坊风筝为题材的,写给孩子们看的书,鲁鸢南的这本《亲爱的风筝》,带给人一种类似填补空白的惊喜。她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巧妙新颖的构思,把风筝这项非遗文化传承、少女杨青青的成长、风筝大师遗孀杨婆婆的内心疗愈,十分妥帖自然地融会在一起,让这个有些沉重的故事,像风筝一样轻盈地飞起来,承载着朴素而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民间工艺的匠心。
祝贺鲁鸢南女士,作为从潍坊走出的年轻有为的作家,她真正从家乡的泥土中掘出了金子,从最熟悉的生活中取材,把最普通、最平凡的材料,扎制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的风筝,愿这只美丽的风筝,飞到更多小读者的天空中。
鲁鸢南:《亲爱的风筝》是我对家乡的思念之作
今年也是我文学创作的第八个年头,《亲爱的风筝》是我创作的第一部儿童小说。我是潍坊寒亭人。我从小放风筝,特别了解风筝,虽然后来嫁到云南,但对故乡的风筝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写了关于风筝的作品,而且特意将自己的笔名改成“鲁鸢南”——鲁,就是山东;鸢,就是鸢都潍坊,就是故乡的风筝;南,就是要把家乡的风筝文化带到南方、带到云南。
李雅宁:让风筝文化通过文学作品被更多读者了解
鲁鸢南关注到了家乡潍坊的风筝文化,将这个非遗文化纳入儿童小说创作之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南鹞北鸢、岁月千年,小说交织呈现两代人的内心波澜、命运浮沉,让风筝文化通过文学作品被更多读者了解,也娓娓道出了非遗传人的心声。
《亲爱的风筝》在品味风筝之美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本次分享会设置了“风筝大师话风筝”环节,邀请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鲁文化之星、潍坊民间艺术大师杨红卫分享了她和潍坊风筝的故事。活动现场,杨红卫还带领小读者一起体验了风筝制作技艺。
据悉,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启动以来,在连续六年的时间里举办了三届评选工作。截至目前,三届接力杯“双奖”已经出版获奖及优秀作品44种,图书发行量124万册。其中,三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已经出版作品26种,累计发行量77万册;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已出版作品18种,累计发行量47万册。接力杯“双奖”已出版的作品中,已有27种作品输出到美国、韩国、埃及、黎巴嫩、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第四届接力杯“双奖”征稿正在进行中,将于2025年6月10日截稿。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