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太平·芙蓉人家康养社区在成都市温江区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中国太平在四川落地的首个康养社区项目,该项目总床位数3000余张,集养老公寓、旅居型养老酒店等产品业态为一体。截至2024年6月,中国太平“自有+第三方合作”康养社区达到63家,覆盖25省(直辖市)51市。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保险公司纷纷战略布局养老产业、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其中,养老社区成为保险机构竞逐的“主战场”之一。目前,保险机构布局养老社区分为轻资产、重资产、轻重结合等主要模式。其中,以轻重资产并进的模式布局养老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保险机构的选择。
据了解,芙蓉人家坐落于成都医学城,占地面积逾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床位数约3000张。作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CCRC康养社区,芙蓉人家项目共有19栋主体建筑,分为活力生活区、医养照护区、养老服务配套区、旅居酒店区四大板块,集养老公寓、养老院、护理院等多种业态为一体,依托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为长者提供一站式的康养服务。
近年来,泰康保险、中国太平、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大型险企均已布局养老社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芙蓉人家外,还有多家保险机构的养老社区已在成都落子。
以中国人寿为例,近年来,公司深耕银发经济,加快养老社区项目布局,目前已覆盖北京、天津、苏州、厦门、成都、青岛、杭州、深圳等13个城市,建成和在建养老床位数超8700张。其中,国寿嘉园·成都乐境是由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与万科共同出资打造的CCRC全周期颐养社区。
2018年,中国太保通过了《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发展规划》,表示将在3-5年内首期投资10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太保家园”系列高品质养老社区,作为“战略转型2.0”的重要支撑,并通过开发与养老社区入住及相关服务挂钩的保险产品。太保家园目前已在全国布局15个项目,其中8个已投入运营,包括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
较早布局养老社区的泰康人寿,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国35城40家养老社区的布局,已经开业运营的有20家。其中,在成都布局的养老社区为泰康之家·蜀园,是泰康保险集团在西南地区投资兴建的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医养社区。作为辐射大西南地区的首家旗舰医养社区,提供1800户养老单元,并配建蜀园医院。
此外,中国平安2021年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并在2022年推出了“平安管家”这一服务品牌,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养老服务。截至2024年3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累计近10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2.1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据相关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更好满足养老金融需求。”“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在人口老龄化驱动、养老相关支持政策不断释放利好之下,保险公司战略布局养老产业已成为一大趋势。
对于头部险企通过自建自营养老社区的方式,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能够让客户在养老资金积累期就能锁定优质康养资源,并在资金领取期获得一站式衔接,提升客户获得感。另一方面,由于养老产业的长周期与保险资金特性天然匹配,布局养老产业也有利于险企资产负债管理,以及探索从养老金给付向养老服务给付的转变。
尽管保险机构投资养老社区有天然优势,也面临短期“盈利难”问题,据悉,一个成熟的养老社区达到盈亏平衡通常至少需要6年至8年,真正实现盈利要10年以上。此外,无论轻资产、重资产模式的养老社区,能够持续运营必须达到一定的入住率。根据经验数据,当入住率达到60%—85%,现金流逐渐自给自足甚至达到盈亏平衡,在项目运行的成熟期可以带来长期持续的稳定回报。
“布局养老产业要坚持长期主义。”一位寿险公司人士在受访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面对未来养老大市场,保险公司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在确定好养老战略目标之后,要坚持长期的投入和布局,将来就可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