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6 07:14
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传统产业不能简单等同于“落后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传统产业能够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路径发生质变。清理对传统产业“一刀切”的各类限制性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支持传统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过程中转型升级,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们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7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对这些传统产业,我们要推动其转型升级,决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的上述要求,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个领域打造新兴产业,瞄准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个领域培育未来产业,正日益成为各地竞相角逐的新赛道。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发展质量提升,发展动能强劲,不少领域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甚至领先地位,正在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从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到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五代“长恒系列”大型LNG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种指标和数据都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主要动力源。

同时必须清醒意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决不能忽视甚至放弃传统产业,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通常所说的传统产业,是指那些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产业体量规模较大、市场需求广、吸纳就业能力强、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主要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这些产业的增加值、营收、利润、用工人数等主要指标占全部制造业的80%左右,生产的产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因此,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面对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以及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对传统产业是“一退了之”还是助力其转型升级,是对各地能否真正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次大考。

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传统产业不能简单等同于“落后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传统产业能够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路径发生质变。以钢铁产业为例,几年前,我国钢铁企业成立专门创新研发团队,先后研发出厚度为0.02毫米、0.015毫米、0.012毫米的“手撕钢”,不仅满足了折叠屏手机的生产需求,还成为国防科技、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相关企业实现了从传统钢铁企业向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变,成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案例。

当前,我国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以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之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的潜力很大。清理对传统产业“一刀切”的各类限制性政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支持传统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过程中转型升级,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们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统筹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经济日报 2025-01-17
数智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有可为
经济日报 2024-12-27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光明日报 2024-12-25
从一块砖的数智化转型 看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
中国证券报 2024-11-19
李炳军:贵州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4
把握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向
经济日报 2024-06-14
发挥重点行业挑大梁作用
经济日报 2024-05-24
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人民日报 2024-05-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