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台的一份名为《关于选拔与培养新时代顶尖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引发关注。文件中提到,该校要新设立院士担任导师的顶尖创新人才班(简称“尖班”),探索6至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各校其实早有探索。比如清华大学的“姚班”“钱班”、中科大的“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同济大学的“国豪精英班”……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前已有院士特色班和未来技术拔尖班,但它们的特殊之处更多在于导师制、书院制、交叉学科培养等资源倾斜,即使本博贯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毕业最快也需要8年,而“尖班”明确表明探索6至7年内本博贯通,是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年限最短的。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国内高校中,从本科到博士平均所需的攻读时间在8年左右,哈工大此举也是首次将这一学程压缩到最短。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虽然也有人批评近年高校各种“拔尖班”是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的一个手段,但社会应该尊重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上的不同探索模式,无论如何,这都是对国家战略人才需要的一个积极回应。
“一生一策”
哈工大出台的该文件表明,“尖班”学生将从该校未来技术学院遴选,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后续将随着探索深化,逐渐扩大遴选范围。
实际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创办于2022年6月,是全国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之一,主要是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立足该校航天的资源优势,探索优化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贯通本-硕-博-优秀预留师资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该学院此前已设立院士特色班和未来技术拔尖班。所谓未来技术学院,是2020年5月教育部提出的一种新工科领域的新型学院。
谈及“尖班”与院士特色班和未来技术拔尖班的区别时,该校未来技术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尖班”学生就是从院士特色班和未来技术拔尖班的学生中筛选的,但尖班学生“预期是6-7年可以博士毕业”。
“尖班”采取学生自主报名的模式,但选拔与退出均由院士导师考核。上述老师解释,进入尖班有两个阶段,大一大二是画像阶段,如果大二结束时,院士导师觉得能够继续,再进入成长阶段。
文件当中提及的考核指标有“学术表现、研究潜力和专业志向”。但最终结果是一票制,上述老师表示,“以院士导师为主,院士说可以,那就留下;院士说不行,那就离开。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唯一的标准是院士导师的考核。”
除了学制上的区别,“尖班”也没有实体的班级建制,这也是它与院士特色班和未来技术拔尖班的不同之处。“比如我们有10位院士招‘尖班’学生,最多30人,那平均每个院士带三名学生,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尖班’学生还是处于原班,只不过多一个‘尖班’的头衔,相当于从拔尖学生中选出顶尖的学生。”
与此同时,培养方案也是“一生一策”。文件表明,确定指导关系后,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基础、志向及发展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制科研任务,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特质和潜质,为后续培养和动态进出做出针对性的规划。
此外,上述老师补充,院士导师可根据情况对学生的培养方案微调,以院士特色班中航天方向的“小卫星班”为例,该班没有环境领域的课程,但如果航天班的某些学生进入“尖班”,所选导师又是环境领域的,那么就会在他们的培养方案中增设一些环境领域的课程。
但调整幅度不会太大。“比如两年后他被淘汰,可能还要在原来的班级继续深造,所以不会做大的调整,否则也回不去原班”。
上述老师强调,之所以有两年画像时间,是因为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可能看不出科研潜质,需要两年时间 “比如是否有科研潜质,能否达到直博要求,院士是能看出来的”。
预计淘汰率达50%
上述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份文件一个多月前由学校下发,未来技术学院配合实施。
最先吃螃蟹的是2023级未来技术学院学生,目前刚刚完成报名和遴选工作。据这位老师介绍,学校下发文件后,教务处处长做政策宣讲,“将政策说清楚,尤其是淘汰这件事,淘汰率还是很高的”。
在宣讲结束后,学院行政老师将五十多名报名学生的名单交给对应的11位院士,经过考核,最终有8位院士选出29名学生。也就是说,有3位院士一名学生都没有选。“我们宁缺毋滥,如果觉得不行的话可以一个不留”。
根据报名学生的情况,这位老师分析,学院排名前20的好几个学生都入选了。但整体来说,成绩并非唯一考量,“也有好几个(绩点)八十多分的也被选上”。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成长阶段的“尖班”学生在大三学年结束获得推免资格后,依据学分获得情况,可随时申请毕业,并提前转段进入博士培养阶段。
提及对于“尖班”学生的期望,这位老师表示,“我们当然希望他们都能进入成长阶段,经过6-7年就能博士毕业,特别优秀的还能留校……”但他也坦言,由于第一年做,目前一切还是未知数,可能得经过一两年后,看看院士和学生的反馈情况。
另外,上述老师以2023级学生为例分析,淘汰率预估会达到50%,“他们的画像阶段只剩一年,估计最后留下的不会超过15人”。
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共有八百多名学生,仅有五十多名学生报名。对此,这位老师解释,正常要读个八九年才能毕业,现在学制变短,六七年就毕业,要付出很多,所以他们也要衡量自己能否适应。
至于2024级新生,上述老师表示,估计他们今年9月入校之后,学院就会抓紧准备这件事。
6-7年完成本博贯通培养的可能性有多大?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表示,如果三年能够完成本科学业,再利用四年完成硕博也不是不可能,“由于规模不大,试一试也无妨,或许有少量学习能力超强的拔尖人才能够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如果不行,无非是往回走。实行一些筛选和淘汰机制,进可攻退可守,是值得鼓励也是可以期待的。”
郑若玲表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要保持实时的质量监测与管控,并实行动态调整。她认为这一群体值得跟踪研究,可以为将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学理依据。
陈志文指出,本博贯通培养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在6-7年内从本科到博士毕业的能力,毕业的标准在于科研成果以及博士论文能否通过,而非熬多长时间。
他也提醒家长和学生,学校只是针对天才少年提供这样一种培养路径,只是多一种可能。但入选后并不等于一定可以在规定年限内拿到博士学位。“本科和研究生不同,本科熬上四年,大部分人都有个文凭,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能否拿到文凭就是个问号了”。
“从制度设计上而言,学校也设计了阶段考核与退出机制,符合人才培养的逻辑,也是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个性化探索。”陈志文表示,在过程中要不断地考察,不合适就及时退出,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权益。
至于缩短学制是否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趋势,郑若玲认为,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来看,教育依然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比如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都是逐步递进的过程,而这种强化式的培养,一方面可能不适合大多数人,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一些隐性的衍生问题,就像想要菜苗长得快,可以打农药或其他催熟剂,但这会影响蔬菜的自然生长过程。
不过,在陈志文看来,与少年班不同,上大学之后的“加速”风险比较低。人生知识的学习可以压缩,但人生的成长无法压缩,这需要经历和磨练,而到大学之后的加速或者压缩,他认为对学生的成长影响不大。
但郑若玲指出,要关注压缩学程对学生发展的长远影响,“我们培养人不能只是为了所谓的拔尖创新,也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