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艺术与科学”为主题的第二届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在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闭幕。该活动在首届光明室内乐音乐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立足“光明科学城”的定位,以“科学、艺术、人文、学术”为核心关键词,采用“2+2、论坛+音乐会”艺术与科技双轮驱动模式,顶尖演奏家、中坚作曲家及一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近3万人参与。
该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本次活动中最具亮点的部分是举办了2024粤港澳大湾区暨全国艺术院校作曲家研讨会。该研讨会汇集了众多业内的专家和十余位当代中青年作曲家。
论坛上,参会嘉宾由当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文化内涵、作曲技术和风格、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活动的特色与发展等话题切入,共同探讨了前沿科技对音乐艺术产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中国艺术行业的快速推进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反向推动也为音乐科技这一新兴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目前中国室内乐所累计的作品、创造的成就已经为这个时代留下了辉煌的业绩,这一切离不开作曲家们的努力,我们接下来的使命就是思考如何通过科学与艺术结合,把作品留存下来,传承下去。这次的活动对很多新作品进行了展示,既检验了作品的质量,也促进了创作的多元化多样性。”论坛中各位嘉宾从其自身感悟和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如今科技发展趋势对音乐艺术行业、产业、教学的影响,畅所欲言。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以科技促艺术,以艺术推科技的双向螺旋式的产业推动力已经明显加速了室内乐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中国科技产业向艺术领域生产力转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中国室内乐产业发展的一次重要的契机。
本次活动还上演了《碰撞·交汇——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一)》与《引领·光明——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二)》两场音乐会。《碰撞·交汇——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一)》音乐会上,作曲家叶小钢为室内乐队而作的《汉诗行》、陈永华作品《浩瀚》、金平为大型室内乐队而作的《秋兴八首·其一》、虞鹏飞为马林巴与室内乐队而作的《莲花微笑》等九部作品吹响了艺术创作的号角,其具有中国民族文化底蕴的室内乐创作手法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与此同时,音乐会上展演的音乐作品根植文化脉络,彰显了我国当代中青年作曲家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
《引领·光明——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二)》则将作曲家叶小钢为长笛、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而作的《蔓萝》,秦文琛为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和打击乐而作的《太阳的影子VIII》,潘行紫旻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粱铨画意》等十部作品进行了展演,其现场的表演多层次地展现了作曲家对室内乐的独到见解,乐器的组合、搭配交映成趣,呈现出室内乐小而美、多变且融洽的风格。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民的音乐素养,惠及本地区群众,两场音乐会线下均采用了公益抢票的形式吸引观众走进音乐厅,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惠及近3万观众。
本次活动艺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叶小钢表示,“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智慧在顶峰的相遇。中国古人讲‘物艺相通’,物质和精神、科学与艺术共融互用。光明室内乐音乐展演从当代中国音乐的角度出发,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不但是发展当代中国音乐的文化自觉,也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更是对文明发展规律在历史进程中的主动营造。”
值得一提的是,应奥地利维也纳州议会议长恩斯特·沃勒、奥地利中国关系促进会、维也纳音乐厅等多方的正式邀请,由叶小钢院长率领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代表团整装出发,将在维也纳、萨尔斯堡、林茨等地进行三轮演出,艺术与科学——第二届光明室内乐音乐作品展演的两场音乐会中演绎的多首曲目将在此次奥地利巡演中再次奏响,走向世界艺术殿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