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破除体育“饭圈文化”需多方协同共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14:14

国家体育总局在日前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将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再次引发讨论。近日,多位体育界人士和专家在采访中谈及“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6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饭圈文化”始于娱乐圈,一般指粉丝们自发组建的一种强凝聚力、强系统性的组织,体现在有一整套运作系统,具有强大组织运营能力,流量与“饭圈”高度绑定,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体育项目及优秀运动员受到观众和粉丝的追捧,但非理性追星行为也由此滋生,使“饭圈文化”向体育领域蔓延渗透。

“饭圈文化”侵入体育圈,表现为粉丝无条件支持偶像,致力于为偶像打榜应援。即便运动员发挥欠佳、成绩不理想,也只许自己守护,不准他人置喙。比如,有的粉丝对喜欢的运动员“无脑支持”,一旦其输球或丢冠,就批评队伍、批评教练、攻击裁判,制造对立情绪。还有一些粉丝“组团”接送机、跟拍运动员,甚至入侵运动员房间,侵犯运动员的隐私。

从场内到场外,畸形“饭圈文化”对运动员来说,在备战心态、竞技状态、比赛安全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表示,越来越多案例说明,畸形“饭圈文化”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

事实上,对于“饭圈”乱象的整治,相关部门一直没有中断。早在2021年6月,中央网信办就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过,跟娱乐圈一样,体育领域畸形“饭圈文化”背后,也少不了利益黑手的助推。有媒体调查发现,向体育领域蔓延的“饭圈”乱象背后也存在产业链。他们有门槛有分工,以“代拍”运动员、卖“周边”产品等形式牟利。因此,破除体育“饭圈文化”,还须对背后畸形产业链进行精准、有效打击,这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协同共治。

相关部门要持续加大整治力度,完善网络信息传播和互动规则,坚决斩断围绕打榜应援等形成的产业链,使非理性追星行为丧失利益驱动。同时,加大对相关网络平台、自媒体、“粉头”的监管力度,督促平台升级管理策略,压缩粉丝群体非理性追星空间。对一些带节奏的自媒体和所谓“大V”依规进行处理,违反法律的要及时追责,并提高违法成本。

相关平台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围绕重点环节、重点赛事,加强对体育“饭圈”违规行为的排查处置力度,完善全流程管理机制。今年4月,微博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体育饭圈生态治理”专项行动。从4月23日至5月22日,微博已对5800余个恶意攻击运动员、教练员、互撕谩骂、非理性应援违规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直至永久禁言处置。

同时,运动员应利用自身影响力,更多呼吁粉丝正确看待,并坚决向畸形“饭圈文化”说不。粉丝也应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绝不能将一己之私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方可破除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

文/付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体育总局回应整改饭圈化建议: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
观察者网 2024-10-06
国家体育总局:坚决遏制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态势
中国体育报 2024-08-28
中国体育报:依法整治“饭圈”已成广泛共识
中国体育报 2024-08-19
体坛去饭圈,没有“半推半就”只有彻底割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18
“饭圈文化”侵蚀体育界 粉丝线下应援陷集资争议
南方都市报 2024-08-15
用法律斩断“饭圈”乱象利益链
法治日报 2024-08-14
看奥运为何被饭圈文化“套牢”
扬子晚报 2024-08-07
抖音快手微博等出手治理体育“饭圈化”违规内容,相关账号禁言
澎湃新闻 2024-08-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