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保健核心知识十条》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1 10:51

目前,北京市儿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北京市卫健委31日发布了《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保健核心知识十条》。市卫健委提醒儿童家长:凡在北京市出生的新生儿均可免费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同时,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北京市为0至6岁儿童提供免费听力筛查服务,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应定期接受听力保健。

北京市0至6岁儿童听力保健核心知识十条

一、家长要高度重视儿童听力健康

儿童先天性听力障碍主要原因中遗传因素约占60%,病毒感染、核黄疸、窒息等孕产期因素约占20%,原因不明约占20%。后天迟发性听力障碍主要原因为遗传、感染、外伤和噪音刺激等。家长树立从母亲孕前开始关注儿童听力保健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听力保护方法,有助于减少儿童听力问题发生。

二、新生儿需及早接受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有效措施,促进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凡在北京市出生的新生儿均可免费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出生2天左右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需在生后42天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需在3个月左右转诊至指定机构进行听力诊断和医学评估。

三、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者应接受遗传咨询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是对常见遗传性耳聋患儿、药物性耳聋易感者及耳聋基因携带者进行早发现的方法。凡在北京市出生的新生儿均可免费接受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筛查未通过者,应尽快接受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进一步听力诊断,明确儿童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四、0至6岁儿童应定期接受听力保健

儿童听力障碍可能出现在儿童期的任何年龄段。即使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0-6岁儿童也应定期接受听力保健。北京市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0至6岁儿童提供免费听力筛查服务。具有耳聋家族史、黄疸史、严重窒息史和颅面畸形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儿童,应特别注意定期接受听力保健。

五、噪声是危害儿童听力健康的隐形杀手

噪声会造成不可逆性听力损害。节假日鞭炮燃放声,或是长时间暴露在卡拉OK声和高分贝音乐声等强噪声环境,都可能引起急性听力损害。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和玩电子游戏等,也会导致慢性听力损害。减少噪声接触,保护听力从日常健康用耳做起。

六、中耳炎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

中耳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耳病。急性中耳炎常伴有发热和耳痛,有时无明显上述症状,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咳嗽等。家长不仅要关注儿童发热、耳痛等症状的恢复,也要关注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改变。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可能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匿,当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听话时经常反复问、在嘈杂环境中出现烦躁等现象时,家长应特别注意。

七、家长要及时发现儿童听力异常表现

家长要关注儿童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如果儿童出现说话明显晚于同龄人、发音不清楚,在正常环境下对说话人发出的言语指令无反应或反应迟钝,对以往有反应的环境声或话语声反应迟钝,经常要求家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说话内容或经常要求把音频音量放大,搔抓耳朵或耳朵有分泌物流出,习惯性将头转向一侧听别人说话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八、儿童听力异常应及时诊断及干预

北京市建立儿童听力保健服务转诊网络,确定初筛、复筛及诊断评估机构。发现儿童听力出现任何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到诊断评估机构进行听力诊断和医学评估。儿童确诊永久性听力障碍应及时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尽早接受干预,并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和定期听力评估。

九、儿童要养成爱耳护耳好习惯

家长要培养儿童养成保护听力的好习惯,减少儿童去电子游乐场、KTV、影厅等噪声场所的机会,控制家庭影院和电视机音响音量。不建议儿童使用耳机。避免儿童耳朵进水,耳朵进水应尽快将水排出。家长要尽量避免为儿童掏耳朵,耵聍较多,应到医院就诊。掌握正确擤鼻涕方法,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翼,呼气擤出另一侧鼻涕,再换手左右交替进行,预防中耳炎发生。

十、儿童用药务必谨慎

儿童时期禁用或慎用小诺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携带者或有药物致聋家族史者,要提前告知医生。如病情需要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务必充分与医生沟通,权衡疾病救治和耳聋发生风险,遵从医嘱进行用药,并进行听力监测。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长春疾控 2024-06-08
听力保卫战!从孕前到青少年,耳朵呵护这样做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4-05-12
你说啥?大白菜还是谈恋爱?耳聋、听力下降可以治疗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4-03-10
家长必备儿童听力保健常识大全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4-03-04
医生:耳机使用不当是年轻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澎湃新闻 2024-03-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