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如何寻找石油资源?页岩油技术有哪些新突破?人的一生要“住”掉多少石油?中国科技馆“共和国血脉”专题展5月30日开展,以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李四光诞辰135周年为契机,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推出,观众可免费参观。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技馆将陆续推出“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系列展览,共分4套,“共和国血脉”展是其中的首套。此次展览围分“荒原探寻”“石破天惊”“会战奠基”“创新发展”四个主题展区,通过21个图文故事、10余件互动展品、10余件实物展示,重温在创业岁月一代代石油科技工作者们的感人事迹,以及石油、能源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茫茫大地何处找油?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是如何实现的?页岩油有怎样的新突破?万米钻探之途有啥新鲜事?这些问题都能在展览中找到答案。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老者一边凑近看墙上展出的“1961年10月4日地质部党组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一边喃喃地念出来:“党组赞同李四光同志的理论:中国大陆的东部在地质历史上的中生代时期产生了一个新的构造体系……已经证实在松辽平原存在着大油田……。”老人激动地说:“什么叫科学严谨的态度、独到可信的研究成果,这就是!”
同日,中国科技馆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共建的“空气动力与未来飞行科普实验室”签约揭牌。实验室将搭建高新技术数字化科普仿真平台、推出主题展览展品体验、开展科学教育课程培训和研学活动,面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目前,中国科技馆已与清华大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多个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打造开放性、高水平的科普展教资源创新平台,建立科技成果科普转化机制,服务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