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次“红包雨”:五大行亮出中期分红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5-01 15:33

响应新“国九条”,五家国有大行亮出中期分红计划。

4月29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大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审议通过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相关安排,相关议案还需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交通银行则发布了《关于2024年拟实施中期分红的自愿性公告》,明确拟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后续将制定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

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公告中表示,在本行2024半年度具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下,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派息,股息总额占集团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工行还在公告中明确,后续制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将扣除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另外三家大行的表述则是“将考虑已派发的中期利润分配金额”。

交行公告称,该行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连续12年现金分红率超过30%。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监管政策导向,使投资者及时分享本公司发展红利,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本公司拟于2024年实施中期分红。

事实上,五大行表态中期分红之前,已有6家A股上市银行审议通过有关2024年中期分红安排的董事会决议,并拟提请股东大会批准授权,分别是江苏银行、沪农商行、紫金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

上市银行推进中期分红被认为是对新“国九条”的响应。新“国九条”明确指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重要途径。尽管年度分红比例可能仍然稳定,但多次分红能够改善股东现金流。一年多次分红使得银行股具有类定期存款特征,增强股东获得感,有利于提升上市银行估值。

平衡资本与分红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银行推进中期分红是对新“国九条”的积极响应,增强分红的持续性,及时向投资者兑现投资收益。多次分红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分红绝对规模更大、比例更高,还要充分考虑银行自身的盈利情况。

娄飞鹏表示,从银行利润分配看,主要是用于补充资本、股东分红和纳税,在目前银行收入利润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更好地做好分红和资本补充,在及时分红为投资者创造短期收益的同时,也要做好资本补充增强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至4月29日收盘,A股42家上市银行年报已尽数披露,2023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948.67亿元,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依次为17034.89亿元、19188.13亿元和20645.36亿元。经测算,上市银行2021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逐年放缓,依次为12.64%、7.59%和1.47%。

而作为A股历年的分红大户,上市银行分红分的是“真金白银”,背后是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在支撑。按照央行的说法,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主要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及向股东分红,并通过资本杠杆再次作用于实体经济。这意味着,资本的压力是影响上市银行分红比例、是否分红的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银行既要留存一定利润保证未来发展和风险抵御能力,又要兼顾对股东的合理回报,如何稳妥平衡好内生资本增长和现金分红的关系,考验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智慧。

交通银行董秘何兆斌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后,交行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有的投资者担心会不会因此降低分红率。对此,何兆斌明确回应,依靠降低分红率来缓解资本压力并不是交行的政策选项。

他给出的理由是,目前交行的资本充足率仍处于合理区间,且距离监管底线还存在一定的缓冲区间。交行通过促进内生性的资本增长和建立多渠道资本补充相结合,能够保持健康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对中期分红也有所透风。生柳荣表示,前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这个《意见》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建行也在进行研究,将结合股东意愿、资本补充、监管要求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多方面因素,争取依法合规、积极有序推进中期分红。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多次分红不仅可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对上市公司本身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市场策略,能够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盈利能力等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股价,提高公司的市值。

不过,上述分析人士也提醒,上市银行还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未来发展需求以及投资者的利益,确保分红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长期、稳定的回报。

低估值仍待破局

一直以来,作为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上市银行虽然资本回报水平不低,但市值表现却不达预期。截至4月29日收盘,A股42家上市银行仍然全部处于破净状态,即市净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低于1倍。银行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无法得到合理认可,长期处于低估值的状态,严重影响银行的再融资和资本补充,限制了其社会融资功能的发挥。

中国银行业协会去年10月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分析报告2023》也显示,上市银行作为高业绩企业的代表,在国内资本市场上认可程度不高,估值水平长期与高利润的表现不匹配。截至2023年5月31日,A股42家上市银行2022年实现总利润2.43万亿元,贡献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35.5%,总市值9.34万亿元,占全市场10.5%。2010年至2022年,A股上市银行贡献的利润占比始终保持在35%以上,但市值规模占比却已缩小至原来的一半。

有观点认为,银行市净率低,与其经营模式有关。首先,银行资产主要依赖负债扩张,财务杠杆水平高,易于引发财务风险担忧;其次,银行业的逆周期监管特征使其可能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扩大资产投放,从而与一般行业的经营理念有分歧;再次,银行业面临信贷资产质量等风险考验,存在风险评估门槛等问题;最后,银行作为业务模式成熟的周期行业,缺乏科技企业在创新、流量、规模增长等方面的想象空间,故而影响其整体估值。

还有分析人士直言,虽然有行业普遍性因素,但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银行业估值仍显著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低估值会显著制约银行资本补充能力,继而对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产生拖累。当前环境下,推行持续而稳健的分红策略,或能成为破局之策。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告诉记者,上市银行推进中期分红有利于吸引一些需要定期现金流的增量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可能会比较需要定期分红,此外,能够持续稳定的分红一定程度上更利于上市银行获得相应的估值溢价。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记者表示,上市银行增加分红频次,提高对投资者回报,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稳定股价。不过,分红次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基于经营业绩,稳步提高分红比例。

事实上,六家国有大行一直是上市银行分红的中坚力量。自2018年开始,六家大行连续5年现金分红均在3000亿元之上;2023年,六家大行分红金额首次超过4000亿元,2024年,现金分红超过4100亿元。从分红金额看,中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2024年分红派息总额分别为1092亿、1000亿元,双双超过1000亿元大关。从分红比例看,六家大行分红比例全部都在30%之上。

董希淼还提醒,提高分红比例应基于良好的经营业绩,要平衡好股东、员工、投资者、存款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切,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短期分红与长远发展的关系。2024年,面对息差缩窄、盈利下滑等压力,上市银行首先应开源节流,努力保持利润增长基本稳定。同时,应通过利润留存等方式适当补充资本,提升风险抵补能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A股掀起“分红潮” 扎堆派送春节“红包”
上海证券报 2025-01-22
14家上市银行1951亿元中期分红已到账
证券日报 2025-01-15
六大国有行本月2000亿分红到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08
14家银行股中期分红待实施 超2000亿元“红包”有望春节前到账
证券日报 2024-12-31
22家银行分红超2500亿元 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4
银行红包雨来了!22家银行分红超2500亿元 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23
又有6家入列!上市银行中期分红队伍拉长
证券时报网 2024-10-31
沪市公司中期分红迎来井喷期 纷纷派发“豪气现金红包”
上海证券报 2024-09-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