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师又如约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为八十中选修课学生、青年团校学员以及历史选修课学生带来《中国式现代化概论》第六讲。当天,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八十中青年团校还开展了《学做小先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团课。通过生动的思政课展现了青年学子的风采与报国决心。
大学教授站上中学讲台
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大学中学协同育人效果,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携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合作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概论》专题思政课。双方并以此进行了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今年3月7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杨志成教授讲授的大思政课《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正式拉开了两校的合作序幕。课堂上,杨志成教授使用“穿越法”,与同学们共同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用比较法,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用启发式,鼓励学生们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深度思考强国担当……把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了生动的课程。
按照双方约定,《中国式现代化概论》专题思政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本学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工作学院的10余名教师将相继登上八十中的讲台,开设15讲《中国式现代化概论》专题思政课,为高中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本课程由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八十中思政教师团队联合开发,授课内容由中国式现代化总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等四个教学模块15讲组成,将通过讲故事、讲实践、讲理论的方式构建适合中学的思政课讲授模式。
大中携手探索思政教学新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概论》专题思政课自3月份开课以来,每周一讲,目前已经累计进行六讲。每次授课之后,北青政和八十中的老师都会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对课程进行深度研讨,探索大学与中学课程如何更好地衔接。
在当天的活动中,除了授课之外,杨志成教授还为八十中教师讲授了《做好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微课,北青政任春玲老师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课程实施以来的情况与八十中的教师们进行交流。
两校教师还围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展开研讨。八十中高中政治组姜鹤遥、八十中初中政治组冯琳琳分别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之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题,进行了说课展示,北青政的教师进行了点评。
八十中学思政课教师史达为认为,“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概论》专题思政课,将中学课本上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简短讲述,变成了丰富厚重的一学期的课程,大学助力中学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帮我们解决了讲好新问题的难题,对思政课教师的成长也很有帮助。”
作为青年党校的一员,八十中高二2班周湘同学在上完《中国式现代化概论》专题思政课后深有感触。“在大学教授的讲解下,看似生涩难懂,离我们还有些遥远的课题在这一刻具象化,一种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这门课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堂政治课的教育意义,它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徐徐在我眼前展开,开阔了我的视野与胸怀,有更大的格局和目标,要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也为我们每个人种下了为国献力的种子。”
构建一体化大思政课格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支持政治教研组开展思政学科上下联动、学科联动和内外联动的三层实践研究。他希望通过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合作,能够将这种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
近年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结合集团跨越小初高不同学段的校情,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学科联动”三级联动机制,激发思政课程活力。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党委书记李军介绍,在上下联动方面,集团贯通小初高思政学科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打通思政一体化教学知识点,在课标的导向下,寻找教材的交叉内容重点整理,突出层次性和区别性,小学侧重了解认同,初中侧重原因分析,高中侧重措施评价,最终以“同上一节课”为主题,打造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在内外联动方面,学校寻求校内的思政小课堂和校外的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通过组织相应的主题性社会研学实践,拓展育人场景,促进学生知信行的统一,实现内修与外化的双向发力。例如,学校结合“王选创新实践基地”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了思政主题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的实践研学课程,以王选“立爱国奉献之德,树创新求新之人”的精神为主线的开展系列研学活动,挖掘自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思政元素,开展螺旋上升行走中的“大思政课”。
在学科联动方面,学校通过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整合,实现思想政治课与相关学科的有效衔接。通过思政学科教师与相关学科教师的合作,研究教材,寻找学科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找到可以融合的主题,进而创新课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各自学科知识的理解,感受到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懂得社会问题的解决绝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科融合的主题式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培育了家国情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