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组成的大型民族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亮相第二届“国乐之春”,用一场名为“大乐永和”的国乐音乐会,展现如诗如画的江南春色。
音乐会上,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声乐教师、男中音歌唱家汪昌博与浙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徐君跃合作首演了《山水长卷》——作品以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濑》为词,以山水为韵律,用民族音乐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韵味。
曾在德国求学工作十余年,汪昌博演唱了众多西方作品。如今驾驭起中国作品,汪昌博也表现得驾轻就熟。在他看来,德国的学习、工作经历并没有让他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反而这些经历拓宽了他的视野,让他对中国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我在德国十几年来演唱的那些西方作品,是用中国的文化底蕴来理解和演唱的。我在国外待了十几年,领略过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文、自然风景。回过头来再演唱中国作品,那些人文、风景更加丰富了我的艺术感觉,让我脑海中的印象更加立体和丰富。”
艺术源于生活 真实的经历演活“流浪汉”
由于从小热爱音乐,汪昌博高中毕业后考进上海师范大学学习音乐。大学期间,汪昌博参加了上海交响乐团合唱团,在这里遇到了中国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教授,并得到了马教授的推荐,有机会去德国深造。当时,即将面临大学毕业的汪昌博已经找好了一份大学老师的工作。一边是安稳的工作,一边是未知的未来,换做是谁都很难抉择,汪昌博也陷入了迷茫。“我确实太喜欢唱歌了,而且想唱得更好,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欠缺,表达上受到了阻碍,所以我不甘心就此止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毕业就去做大学老师,我有点心虚,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太多人生经历,就去教学生们了,怕教不好他们。”把自己关在房间纠结了三天三夜后,汪昌博最终遵循了自己的本心,选择了那条充满挑战却有着无限可能的路。好在父母对他的选择无条件支持,让汪昌博没有了后顾之忧。
刚到德国,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语言不通,汪昌博深刻体会到了在异国他乡的难。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满脑子都是考试,竟将行李忘在了火车站,接到警察的通知才想起来。等到他考完试去取行李的时候,行李站已经关门。恰逢周五晚上,身无分文的汪昌博只能在火车站流浪,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周末。“我就像德国的流浪汉一样,在火车站的长椅上住了两晚,学着他们的样子找点报纸铺在长椅上睡觉,还去面包店赊面包,着着实实体验了一回流浪的感觉。”人生的任何经历都不是白给的,这段流浪的经历对汪昌博日后演唱《冬之旅》以及饰演带有流浪性质的角色有着非常大的启发和帮助。
虽然经历了一点小插曲,但结果令人满意。汪昌博被科隆音乐学院录取,开始接触“德式”古典音乐。在专业导师马丁·布伦斯教授的指导下,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汪昌博的专业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很快在亚琛歌剧院和交响乐团演绎了人生中第一部歌剧。一年半后,他又追随导师考入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走进这所欧洲音乐学界的顶尖殿堂。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汪昌博更加忘我地学习,并获得“巴伦博伊姆奖学金基金会”提供的最高奖学金,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保持对音乐的热爱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019年春天,汪昌博留校任职于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声乐系,成为音乐学院建校以来首位亚裔声乐教师。但留在德国并不是汪昌博的目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2022年,汪昌博回到了祖国,正式成为了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一名声乐老师,“当年我出国,是想要在艺术之路上继续探索,最终我还是要回国的,把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喜欢音乐的孩子们。”
回国后,汪昌博感慨如今国内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环境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学生们现在看的书,接触的视音频资料太丰富了,跟我们当时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如今学声乐的孩子们的条件、意识和整体环境超越我们当年太多。”但同时,汪昌博也感受到了一些不足,“现在的学生还是缺乏对古典音乐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专业知识、基本功的重视。” 汪昌博注意到,现在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还放在声音上面,而不是艺术方面。“说白了,很多学生都更关注技术把握的如何,而没有关注到对作品的理解和传达。”
中德两国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让汪昌博对中西方的教育理念颇为熟悉。回国后他明显感觉到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德国的学生非常爱提问题,经常是很主动积极的问老师‘这个曲子我能不能唱’,‘我又学了一个什么新曲子’。我们国家的学生更多的还是被动的状态,等着老师来布置曲目,来告诉他们该怎么样来学。这个差别是很大的。我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要大胆主动去问,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主动去学习,才能收获更多。”
汪昌博平时对学生们的要求很高,“我会给他们布置很多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曲目量要丰富,这对于声乐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大量的作品当中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汪昌博还会教给学生们学习方法,“在学习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怎么样来学一首歌,怎么样的学习顺序是便捷且高效的。”
除此之外,汪昌博特别叮嘱孩子们要学会做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对艺术的热爱,语言天赋、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对音色的把控和情绪的把控等,这些都是必备条件。但学好艺术,要先学会做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如果没有这种认知的话,在艺术上是很难有成就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