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中国电影博物馆围绕“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主题,举办“光影绘春色 纸鸢迎风飞”清明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经典曲目演奏会、纸鸢彩绘体验等多种形式,带领市民游客多角度、沉浸式探寻和感受清明节文化,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中国电影博物馆还为观众朋友们提供了沉浸式数字展览展示、公益电影放映等光影活动,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节日。
中国电影博物馆设置了“民乐悠长”乐曲演奏会板块,用音符追忆历史、缅怀先烈,于10:00、11:30、13:30为现场观众演奏《红星闪闪放光彩》《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天的故事》《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
风筝又称“纸鸢”,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展纸鸢彩绘活动,邀请50名大小朋友手绘风筝,在动手中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感受美丽的颜色与艺术的魅力。
“古人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身上的疾病,消灾解难。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会把疾病写在风筝上,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走,寓意带走灾祸,带来好运……”绘画老师一边讲解清明放纸鸢的习俗,一边指导游客在金鱼、老鹰、蝴蝶、蜜蜂等不同形状的风筝上进行绘画,在一笔一画间感受纸鸢脉络,用自己喜爱的色彩,将心目中的春天与对先辈的思念和缅怀绘于纸上,创作一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纸鸢。绘画完成后,游客将自己创作的风筝带走、放飞,祈福好运,遥寄相思。
据中国电影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重大时间节点,依托场馆资源,持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跨界活动,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