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高质量推动思政金课建设
中国青年报 2024-03-24 15:1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生张小智在5年前报考专业时,坚定地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他来说,这5年既是开展专业学习的5年,也是亲眼见证、亲身感受思政课改革创新的5年。

“思政课的讲堂不仅在一方教室,更在广阔的中国大地。”张小智加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学生一同努力将社会实践的调研成果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宣讲内容,增进青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感知了解。

如今,这支博士生讲师团已奔赴全国20余个省市,开展理论宣讲和社会调研950余场,覆盖线上线下受众逾580万人次,以青年视角探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时代课题。

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懂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近些年推动“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在创新理论武装、实践教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赋能等方面高质量推动“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思政金课落到实处。

行走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中

对20岁的王仲慧来说,真正改变对思政课的传统印象是从一次社会实践开启的。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一次社会实践。王仲慧所在小组参与的选题是——中国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调查。

为了弄清楚我国倾力打造的建设冷链物流网与民生“菜篮子”工程之间的关系,几名青年大学生组建起一支社会观察队,前往几家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

“青年大学生就应该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才能读懂中国。”这是对王仲慧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行走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寻找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之基。

“理论联系实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新时代青年应该具有这种韧劲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友文说,这些年,学校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着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示范课,重点引导学生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追寻领袖初心路”“大国边疆育人路”“理解中国发展路”“治国理政先锋路”……5年来,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下,上万名青年大学生去往梁家河、正定、厦门、宁德、福州等地,在新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生动实践地,走访当事人、寻访当年事、追溯当年情,读懂伟大思想形成发展,领悟伟大思想实践伟力。

“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新时代‘写故事的人’,那么无论是今天的青年理论宣讲者,还是未来的思政课教师,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生杨颖怡走上了思政课教师的实习岗位。

从一名普通学生到宣讲团讲师,再到思政课教师,杨颖怡觉得,自己的每一段成长都离不开在社会实践中的历练。在她看来,讲好人民群众的故事,讲好英雄人物的故事,同样要以理论学习作为指引方向,才能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的广阔空间书写属于自己的“思政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连续6年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这门课所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众多专家学者参与编写而成。

宋友文参与了教材部分章节统稿改稿工作。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博大精深、“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内容覆盖面广,每个专题极富深度,且要求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深化。

在这堂课上,青年大学生不断寻找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习近平经济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论……

宋友文说:“要将建设好‘概论课’作为一项铸魂工程、战略工程、示范工程,以该课程改革牵引思政课改革创新,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打造“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思政金课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他首先来到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

这间智慧教室承载着人文与科技的交汇融合。在去中心化布局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通过课件讲解、弹幕评论、词频统计、数据分析、故事分享、情景再现、微视频等方式,分享课后探索的收获。

这之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进伟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搬进了智慧教室。他越发感觉到,这门课在科技的加持下,正充分发挥着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从数据看中国”“从专业看历史”“从文化看变迁”“从技术看进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学生被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专业相近的学生集中到同一课堂,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课程内容。比如,面向人文学科的学生重点讲解发展文学艺术的“双百”方针,帮助大家厘清文艺政策方针如何贴合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面向理工科学生开展关于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讨论,帮助他们找准专业定位,弘扬家国情怀。

“同学们学习无数革命前辈的精神风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更能胸怀‘国之大者’。”刘进伟认为,这门课要在“知识增量”“情感认同”“价值引导”等多个方面深化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在中学时期已了解并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理论知识的特点,高校教师就需要结合党的理论创新,帮助学生建立大历史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如何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体验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特别推出了“名师大家讲党史”“党史百年:人物·事件·文献”“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等可视化教材,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了“辉煌七十载,共筑中国梦”VR项目、“党史百年”XR项目,着力打造“沉浸式”虚拟仿真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新时代的思政课要在‘讲准讲深讲透’的基础上再‘讲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0多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邱吉发现,如今的思政课正变得越来越深入、全面、系统,学生对学习党的政策理论表现出了更强的意愿。

去年,邱吉带领课题组对全国1万多名中学生、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调查——青年学生更喜欢理论性强的课堂,还是具有故事性、实践性的课堂?

邱吉本以为这是一次没有悬念的调查,结果却很出乎意料。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更喜欢理论性强的课堂,他们的理由通常是:“这类课堂能够学习知识,获得经验。”“如果思政课能够带来思维的启发,会非常有魅力。”

“思政课所蕴含的道理正逐渐转化为青年学生面对挑战时的力量,他们对思政课的态度、认知和行为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在邱吉看来,在新时代下,教好思政课必须具备“学科观”与“素养观”,“思政课教学不仅是一进一出的过程,而且是再进再出、多进多出,反复打磨、不停琢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理论转变为学生的智慧”。

思政课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深度融合

一条北京中轴线贯穿老城南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2023年3月18日,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宋友文和北京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了一堂“大思政课”。

面对大中小学的学生,他围绕“撑起古都历史‘脊梁’,彰显首都文化自信”进行了示范教学。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组织的大中小学携手上好“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活动,旨在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古建筑参访、口述史访谈、通识讲座、学术赛事、文艺展演、国际论坛等形式的活动,推动国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宋友文说:“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一项重要工程,经过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探索、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5年,是思政课砥砺奋进的5年,也是思政课教师乘风破浪的5年。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泽清来说,能明显感受到的变化就是:以往一些学生、教师对思政课“枯燥”“难讲”“难学”的刻板印象,正在被逐渐改变。

黄泽清觉得,要改变这种刻板印象就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特点及时调整切入角度。从踏上思政课讲台的那一刻起,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让每一名学生都爱上思政课?

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了一系列集体备课会,邀请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老师群策群力,分享自己的备课内容和心得体会。

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黄清泽参加过很多场集体备课会,也有了越来越多与专业“大咖”交流讨论的机会。他觉得,这种高效的集体备课制度改变了以往高校教师“各自为战”的备课方式,不仅提升了思政课的课程质量,还加深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了解,让思政课变得更具针对性。

有意思的是,集体备课会也会吸纳学生加入,真正从青年的视角集思广益。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生助教,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徐风清扬经常要参加集体备课环节,了解整体教学情况、参与讨论课程设置。当角色从一名学生变成“观察者”,徐风清扬发现,自己总能在同龄人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00后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在逐渐增强。

未来,徐风清扬希望能够站上思政课的讲台,成为一名真正的思政课教师。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开始探索推动思政课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深度融合。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汇聚起了300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余册电子图书、1.3万余个微视频等教学资源,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能根据学生“口味”挑选“食材”,烹饪“大餐”。

如今,该平台已为全国2800多所高校的14.5万余名思政课教师、为近7万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硕博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业支撑。

宋友文说:“5年来,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在不断增强。未来,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独树一帜的学科优势,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先锋论坛举办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4-12-19
创新话语体系,讲好开学思政课
光明日报 2024-09-25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新华社 2024-05-11
首师大召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6
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光明日报 2024-03-13
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资源共享联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如何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来听听北京的探索|青年茶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大讲堂启动 打造多学科同向育人的思政课程集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