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出版十周年座谈会暨《草原深处的家》首发式在京举办。这是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联手国内青年插画家创作的高品质原创图画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系列图画书带着孩子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领略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感受本土文化的温度和厚度,让小读者足不出户,尽享“最美中国纸上游”。
座谈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表示,“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从策划之初,就确立了“慢出版,出精品”的方向,在主创团队和人教社编辑的耕耘下,丛书历经十年出版11册,第12册《草原深处的家》今年1月出版。
以图画形式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历史
《草原深处的家》是“最美中国”系列最新出版的一册。它以真实厚重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选取温情细腻的叙述视角,首次以图画书形式将草原额吉都贵玛养育汉族孤儿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源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20世纪60年代初,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党和国家将3000多名南方孤儿托付给内蒙古大草原的人民。19岁的保育员都贵玛,一个人负责照顾旗里刚刚接收的28个汉族孤儿。都贵玛的精心呵护让28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被健康地送到养父母家中。多年后,28个孩子也已白发苍苍,但他们永远记得自己的草原额吉——都贵玛。
与会专家指出,对于儿童文学来说,“浅语”不浅,最见真功夫。整本图画书只有不到九百个字,作者和编辑认真研究相关的报道、实录和历史资料,对每一页都字斟句酌,仅用三行字简明地交代历史背景,之后则是一段又一段通俗而鲜活的描述,定格都贵玛与孩子们相遇、相处、告别、惦念的每一幅图景——白日照料吃喝拉撒、黑夜安抚思乡哭闹、生病时的疾驰寻医、玩耍时的歌唱欢笑,是都贵玛照料孤儿的细节;孩子对额吉的第一声呼唤,临走抱住额吉的难舍难分,都贵玛在养父母家帐外的偷听,流淌着孤儿与都贵玛之间真挚浓厚的情感。
用色彩渲染人物情绪体现故事历史感
值得一提的是,画家曹艳红在画《草原深处的家》的时候,特意在暑假深入牧区生活,在水彩颜料的运用中,把光影的变化和对比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她笔下,都贵玛的形象亲和、柔美,洋溢着19岁少女的朝气,又闪耀着博爱的光辉。画家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儿的红衣服小女孩,她是28个孤儿之一,她的一举一动呈现了孤儿慢慢向额吉敞开心扉的过程。
座谈会上,曹艳红谈及创作背后的故事时称,怎么才能让小读者对6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感同身受呢?她觉得一定要用色彩渲染人物情绪,体现故事的历史感。“这本书主要采用了稍有复古的暖色调,我把额吉都贵玛的衣服画成橙色,把其中一个孤儿画成红衣服小女孩。暖色会给人亲切的感觉,都贵玛是孩子的视觉焦点,红衣服的小女孩总是藏在都贵玛的身旁,小读者的眼神都会跟着小女孩一起走进大草原。”
在书中曹艳红也会使用冷暖配比的技法,这是美术教学中常见的表现空间和光影技法,书里除了雪景必须用到的冷色以外,其他所有的冷色都是孩子忧郁的心情,都贵玛的温暖怀抱,草原的新家就是一片温暖明亮的色彩;在造型方面,曹艳红偏向把人画圆,力求人物形象被孩子们接受。书里穿插着小羊的形象,母羊和小羊的互动表现了都贵玛像母亲一样爱着孩子。
对此,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草原深处的家》封面孤儿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怀疑,让他想起了他接触过的若干个孤儿的眼神。作者把色彩和故事的主题融为一体,用绘本的形式把新中国历史上这个真实的故事,用生动的形式讲出来,非常有意义。
主创带着画家深入故事原型地采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主任王林是“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的策划人。王林介绍,“最美中国系列图画书”的创意是取材微观、立足儿童,想让孩子听得懂、悟得到、记得住,从唯美动人的图文中领略中国风景、风俗、文化之美。
主创保冬妮在座谈会上表示,2012年创作这套书的第一本开始,她就带着画家、图画书设计师深入故事原型的所在地,挖掘民间素材,纪录民间建筑、服饰、纹饰的细节,她曾带着画家和图画书设计师在江西婺源的小李坑村子里住了一周,观察《小鱼的春天》里油菜花的盛景;临摹《小青花》里的建筑结构,去吴城拍摄《舞鹤》中即将迁徙的鹤类。为了绘画《玛依拉的鹰》《小邮递员》《冬季牧歌》,画家从北疆到南疆,深入哈萨克的毡房,走进维吾尔族的村子,采集到了鲜活的民族生活的图像。
保冬妮几乎每年都会去内蒙古地区拍摄野生动物,蒙古族牧民生活与自然的变迁,发生了划时代的改变。“去年,我去查干诺尔,当地蒙古族牧民向导还说起都贵玛和她的孩子们,当时他家因为孩子多没有领养到内地的孩子,现在还遗憾呢。因为,谁家能收养一个孩子,就说明这家人是牧场上最值得信赖的牧民。”保冬妮说道。
她还表示,“最美中国”更多地是以当下中国儿童作为主人公,讲述新时代、新视角、新画面中的中国儿童正在经历的故事。在现实主义的写实故事中着力呈现进行时、在场感,而童话情节的虚构故事中更注重表达浪漫主义的唯美与诗意。“用最恰当的艺术手法,呈现中国故事;用纯美的童心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今日中国的桥梁,这就是我们创作的初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