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择业观,高校需要做些什么?
熊丙奇看教育
2024-03-04
+ 关注

“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据黑河学院招就处微信公众号3月2日消息,校方在《致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倡议书》中呼吁,暂时未落实就业去向的同学们要客观了解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合理定位个人就业目标,理性调整就业期望,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主动迈出求职“第一步”,不要只盯着升学考公考编。媒体发现,近期,全国还有多所院校相继发出倡议书,动员2024届毕业生积极就业。

高校在这个时段发出倡议,是有所指的。因为考研分数刚公布,大部分报名考研的大学毕业生,都已知道自己能否“上岸”,在考研“未上岸”后,应积极调整心态,直面就业。不过,引导学生积极就业,不能只有倡议。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要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就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而不是以升学为导向一味鼓励、引导学生考研,在考研未果后,再让学生考虑就业。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要回归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如此才能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就业难。

据教育部最近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硕士生114.84万人。考虑到研究生扩招,2024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大约为120万左右。此外,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这意味着有大约300万考研报名者未能考研上岸,他们中的大部分,目前就面临找工作的问题。

考研未能上岸的学生再去就业,一是错过了之前的就业机会,二是存在就业竞争实力不强的问题。不少学生从一进大学开始,学校就教育他们要以考研为目标。近年来,考研高考化、大学“高四化”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围绕考研核心科目组织大学教学,非考研科目教学被边缘化,这导致大学生接受的本科教育并不完整,也使他们在毕业时都选择考研,让考研报名人数飙升。

可以说,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偏离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没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这导致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分析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很大一部分是结构性就业难,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缺口达3000万。

我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把职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这要求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回归职业教育定位,不能再以考研为目标组织大学教学。这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单一,不少人追逐考公、考编,这导致考公、考编严重内卷。正如学校在倡议书中写道,除考公考编之外,大学毕业生可服务国家战略,投身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投身到基层就业,报考“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到部队建功立业等。

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择业观。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人在炒作大学毕业生必须选择考公、考编、考研才有出路的功利成才观,还受到一些学生及家长的追捧。这会让学生的成才路越走越窄,对此,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倡导多元就业。只有多元就业、多元发展,才能让每个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文/蒋理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职业本科高校+5!它与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区别在哪?
央视新闻 2025-01-16
考研还是找工作?大学生:“卷”学历不如“卷”技能
工人日报 2025-01-04
全国51所职业本科高校“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背后——职业本科迎来招生“大年”
中国青年报 2024-11-25
北青快评|引导学生树立多元择业观,高校需要做些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本科生“回炉”读职校:高等教育普及化后,高校如何定位?
第一财经 2024-01-23
以理性选择让“国考热”“考研热”降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以理性选择让“国考热”“考研热”降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中青报刊文:关注高校就业数据,更要关注就业质量
中国青年报 2023-08-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