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现存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王建国在进行壁画修复(2月27日摄)。
云冈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团队扎根石窟,通过建立档案、数字化技术采集、文物保护修复等多种手段对石窟进行“望闻问切”,加强对云冈石窟的研究和保护。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潘鹏在云冈石窟进行数据采集(2月27日摄)。
近年来,随着“数字档案”工作的持续推进,“文物医生”更好地掌握了石窟现状,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高嘉珩在进行瓷器修复(2月26日摄)。
历经岁月更迭,古老的云冈石窟在“文物医生”的精心维护下持续焕发着独特的魅力。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戴宇翔在进行壁画修复(2月27日摄)。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潘鹏(前)和同事杜强在云冈石窟第10窟进行数据采集(2月27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王建国(前)和同事在进行壁画修复(2月27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贾宁(左)和同事冯军在进行壁画修复(2月26日摄)。
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李敏在进行影像采集(2月27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高嘉珩在进行瓷器修复(2月26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冯军在进行壁画修复(2月26日摄)。
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李敏(右)和同事潘鹏在进行影像采集(2月27日摄)。
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杜强(后)和同事潘鹏在云冈石窟第10窟进行数据采集(2月27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张辉在进行铁器修复(2月26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韩跃华在进行除尘作业(2月26日摄)。
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墙上用于修复文物的工具(2月26日摄)。
在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魏松林在进行琉璃瓦修复(2月26日摄)。
图文/新华社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