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深圳娃们度过了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后重返校园,学生寒假作业纷纷在网络上刷屏。近日,一名深圳中学生自拍自剪的寒假旅行小视频在微信视频号中收获了3万多点赞,网友们直呼“超酷”!这些“超酷”的小视频,是他为自己布置的颇有意义的寒假作业,记录了他旅行中的美好。不仅如此,这次的寒假旅行有点特别,他通过自发的跨国公益活动,让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刮起“中国风”、“深圳风”。
旅行中临时起意做公益
今年元旦,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的高一学生陈宇豪前往菲律宾邦板牙省旅行。陈宇豪在旅行中发现,离观光地不远的深山,山里人的生活条件很差。他看到山里少数民族村民们用木头搭起来简陋的房子,小朋友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光着脚丫在粗砺的地上玩耍;而走进当地学校,教室里学习用具极其匮乏,讲台上的笔筒和铅笔都短到让人感到心疼……于是,这一幕幕让陈宇豪临时起意,掏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零花钱进行公益帮扶。
陈宇豪和朋友在网上找到了附近一所贫困且亟须帮助的山区学校Haduan Negrito Integrated School。这是一所有180多名小初高学生的学校,虽然学校免费提供课程教育,但学生们需要自行购买学习用品。了解到这里的很多孩子都拿不出完整的笔、尺、橡皮,陈宇豪自发采买了大量学习用品送往学校。学校位于深山之中,山路颠簸,陈宇豪只能手提物资,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步行上山。途中经过的木索桥摇摇晃晃,还缺了几块木板,但这里的孩子每天上学都必须走木索桥,非常危险。
当时正值假期,学校没有学生在,接待他的是一位在校教师,她召集了在村庄的一些孩子前来领取物资。令陈宇豪惊喜的是,有几位孩子在拿到捐赠物资后,竟然用中文说了声“谢谢”,那一刻,陈宇豪感到自己所做的事很有意义。“我本来会担心语言和安全问题,但到了现场发现大家都很友善,在听到我是中国人后,脸上流露出很惊喜的神情。”陈宇豪介绍道。
带去“数学宝藏”九九乘法表
由于今年1月的捐助是临时起意,陈宇豪觉得自己做得太仓促,也为没有见到学校的学生而感到遗憾,回到家后他一直思考如何进一步支持当地学生。“这是个难得的缘分,我觉得不仅要捐赠基本的学习用品,还要切身实际地思考如何帮助他们学业上的提高。”陈宇豪说。
今年2月,陈宇豪拿着过年的压岁钱再次来到菲律宾,直奔Haduan Negrito Integrated School,向校长打了招呼,并根据学生们的需要采买了不少文具。当天晚上,在和国内朋友的讨论中,陈宇豪发现物质上的帮助可能还不够,于是决定制作学习资料送给学生。
他花了6个小时在网上搜集资料,筛选、排版、打印了50份九九乘法口诀表和小学基础数学题目,并取名为“数学宝藏”。陈宇豪介绍,“海外国家没有‘九九乘法表’,他们的乘法表与我们的不一样,希望这份‘数学宝藏’能够点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作为视频号小博主,陈宇豪私下酷爱摄影和剪辑。在菲律宾,他主动向学校师生介绍自己来自中国深圳,在手机相册里找自己拍摄的深圳地标建筑照片给外国友人看,还会向他们展示深圳的自然美景、深圳的美食,以及他就读的深圳校园——深外湾区学校,并欢迎外国友人有机会来深圳体验深圳文化和生活方式。
“离开菲律宾前,我给孩子们看了深圳的照片,他们无不赞叹这座城市美丽整洁,并表示以后想来看一看……下一次去菲律宾,我想要在学校当一回小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中国文化,为树立深圳青少年良好的海外形象尽微薄之力。”陈宇豪在提及下一次旅行计划时说。
与同学“组团”投入到海内外公益事业
在陈宇豪的班主任陈思霖老师眼里,这个外表看上去酷酷的小男生,内心充满阳光,是个细心的小暖男。陈思霖通过课间观察发现,陈宇豪很关心同学,不仅对自己学习上心,还带动别的同学学习。“他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想法、不浮躁的踏实孩子。”陈思霖评价道。
陈宇豪告诉记者,在深圳经常会有公益活动可以参加,周围的同学和长辈也都热爱做公益。在这种氛围下,他也渐渐爱上帮助他人,这会让他感到很幸福。从菲律宾回来后,他的公益行动也触动了身边的同学们,还有同学主动想要加入,大家组团一起投入到有爱的海内外公益事业中。而对于接下来的公益行动计划,团队成员们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想法,并制作了相应的PPT。
记者从深外湾区学校了解到,该校学生处的刘老师对陈宇豪的公益行动十分赞赏,他说:“深圳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爱心学校,培养学生从小胸怀世界,鼓励他们参与学校发起或学生自主合作的公益实践项目,用义卖、募捐等方式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探索、矢志创新,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陈思霖老师从她日常的观察中发现,在深外湾区学校的教育体系下,学校鼓励学生关心周围的人、事以及周边的社区发展。她举例谈道:“学校会引导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做义工;初中部会举行集会,对乐于助人的孩子进行表彰;此外,在深外湾区学校的校内信息系统上,也会记录学生帮助他人的善行。总之,学校会从各个方面对这样的学生行为作出评级、表彰等正面的反馈。”
文/王童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