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艾敬的个展《全世界是绿色的》于2月27日在洛杉矶海伦·J画廊开幕,这是艾敬在洛杉矶的第一次个展。展览涵盖了绘画、视频和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艾敬的艺术造诣,也呈现了她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到见解。
摄影/yubo dong, ofstudio
艾敬于1999 年开始画画,后移居纽约学习当代艺术。2007年正式以艺术家身份参加艺术展。2012 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2013年6月,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15 年6月艾敬开启了个人艺术的世界巡回展,第一站意大利米兰的昂布罗修美术馆,展览名为“对话”,她同样也是该馆成立四百多年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
除了多次举办个展,近年来,艾敬与作家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合作,先后出版了《艾在旅途》《I Love:艾敬》《我爱颜色》《挣扎》《对话》《AIJING LOVE ART 2007-2017》以及《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等多本作品集及随笔集。 同时,艾敬工作室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由艾敬发起的公益项目“我爱颜色——小天才绘画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八届,“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在他们长大之前,我们要找到他/她。”
艾敬的洛杉矶展览以汤姆·韦茨充满希望但又忧郁的歌曲《全世界是绿色的》为标题,展现了她从关注个人感受延伸到整个世界的视角。 “我们比任何以往都需要爱,用爱去治愈创痛,用爱去构建整个世界,用爱去维护地球本来的样子。让大自然的环境与我们共生息,就像我童年常常踏入的那片原野,各类花草、昆虫与飞鸟,那时候,全世界都是绿色的。”
艾敬偶然在基思·哈林的书的封面上看到了“LOVE”(爱)的字样。而东北的黑土地里夹杂着深浅不同的棕色,丰收的东北稻田里是层次递进的金黄;丰盈的玉米迫不及待地探出饱满的身姿,色彩从嫩绿、青绿到深绿再至枯黄。秋日阳光照耀下玉米地里,丝丝光线忽明忽暗地投射进来,阵阵风吹阵阵沙响,大自然咏奏着生命的交响曲。这些记忆都转化为视觉语言。“LOVE”在浓密的油彩层下一遍又一遍出现,《I Love Color》系列由此诞生。艾敬说:“童年记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留下深深的烙印。在不知不觉中,童年的印记早已深深地刻入一个人的特质。”
《Flow》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南宋画家马远的12 幅《水图》。这位距今约800年的画家用抽象的表达方式,仅用线条就勾勒出江河的气势与微妙、平静与汹涌。艾敬开始尝试用彩色铅笔在纸上创作,从书写“LOVE”开始,然后逐渐地,“LOVE”变成了线条与波纹,然后是重叠与交错、涂抹与覆盖。同时,艾敬也爱马醉独木成林的风骨。当枝叶枯黄之后,它的枝条显现出一种坚韧的本质。偶然间,把马醉木的枯树枝与纸上作品放在一起,两者合二为一,奇妙的是,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置绘画语言。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6日。
图片提供/Helen J Gallery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