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急救医生,老人哪里受伤了?”北京急救中心车组收到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的通知,一名老年女性摔伤,需要救护车前往救治。随车医生路树春和同事们赶往现场途中向报警者确认患者伤情,询问意识、呼吸等情况并给予相应急救指导。(2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心脏骤停、脑血管疾病、外伤等需要急救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据报道,北京实现全市统一呼救号码,统一指挥调度,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和社会急救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9月,《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实施情况和报告显示,全市已建成470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和21个救护车洗消站点,配置院前救护车1066辆,急救网络覆盖城乡,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9%以上,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左右。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显示,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97.1/10万。在我国,超过80%的心脏骤停以及猝死情况发生在医院外。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为4分钟;心脏骤停后4-6分钟,大脑皮层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如果患者身边没有具备基础急救知识的人,即便医生们以最快的速度出发,也很容易错过“黄金4分钟”。因此,在不断完善120院前急救体系的同时,大力推动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也至关重要。
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关键时可以拯救生命。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一味等待专业救护人员赶到,可能错过最佳救护时间,如果家人或周边人能及时给予急救,无疑会延长救护时间,从而挽救生命。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不幸者由于没有获得有效急救,而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研究数据指出,我国大中城市仅有4.5%的旁观者能够实施心肺复苏。这意味着,我国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人数还不多,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施救。
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到2030年将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3%及以上。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在公共场所配置急救设备,加强对交通、体育、景区、学校等从业人员的急救培训。目前,北京已有5089台AED在120系统定位,2021年以来已有30万高风险岗位人员接受急救培训。
在全社会普及急救培训,更是一项战略性工程。对此,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不仅要组织高风险岗位人员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还应让急救科普、急救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让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完善细化相关法规,保护救助人的救人意愿,让施救者没有后顾之忧。据介绍,2024年北京急救中心的培训主要面向社区展开,并致力构建社区急救体系。
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既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自救。公众不妨将急救教育视作一门必修课,多多接受急救培训,让“猝不及防”化为“防可胜防”。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红十字会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急救光荣的氛围,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蔚然成风,关键时刻愿出手、能出手、敢出手,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
文/付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