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的美国,曾因为一部小说的出版而催生了一部法律。厄普顿·辛克莱是美国二十世纪初的一位左翼作家,他致力于对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宣传。辛克莱根据《呼唤理性》周刊编辑的要求,打算以“工资奴隶制”为题,写一本揭露未成熟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邪恶的书。为此,他特意到芝加哥屠宰场去体验生活,并在那里呆了七个星期。辛克莱目睹了整个肉食生产的所有工序,见证了屠宰场工人们的生活,愤而写出了一部旨在宣传社会主义主张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屠场》,于1906年2月出版。
小说讲述了一位来自立陶宛的移民朱吉斯·路德库斯及其家人在芝加哥的悲惨遭遇,他们怀揣着美国梦,来到这片新大陆,渴望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但没想到他们的经历简直是一场噩梦。他们在可怕的条件下生活和工作,用辛克莱的话说,原始的赤裸裸的资本主义,粉碎了他们的身体和灵魂。这部小说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只不过民众的关注点,却并未停留在辛克莱所着意的社会主义主张上,而是“跑偏”到了书中所描写的芝加哥屠宰场的环境及其肉制品中。
屠宰场的环境着实让人错愕而惊骇,“坏了的猪肉,被搓上苏打粉去除酸臭味;毒死的老鼠被一同铲进香肠搅拌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工人们在肉上走来走去,随地吐痰,播下成亿的肺结核细菌……肉一大堆一大堆地堆在库房里,库房的天棚漏水,脏水就滴落在肉堆上,上面有数千只老鼠在尽享美餐……只要把手在肉堆上一划拉,就能划拉下一捧一捧的干鼠粪。”已经腐败的香肠被浸泡在“硼砂及丙三醇”中,再“放入储料器”里,然后卖给美国民众。而在一幕有如地狱般的场景中,辛克莱描写到“烹调房间”里的工人不小心掉进了大缸中,被煮沸得“只剩下了骨头,最后成为销往世界各地的达拉谟猪肾腰油”。这一幕使敏感的消费者联想到,自己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食人一族”!
传说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是该书的读者之一,他边吃早餐边读《屠场》,突然他大叫一声然后紧跟着就把吃了一半的香肠统统扔到了窗外。随后,罗斯福总统任命调查员赴芝加哥对屠宰场展开调查,结果证实辛克莱书中的描写是真实的。这一丑闻的曝光,使肉制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几乎减少了一半儿。美国人民呼吁联邦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屠场》在欧洲的传播,“美国食品”在欧洲几乎成了肮脏、劣质的代名词,使美国食品工业的海外市场严重受挫。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受到食品公司及肉类企业抗拒的法律很快得以通过,这就是1906年5月的《贝弗里奇肉类卫生检查法案》,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案。这部严苛的法案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它也帮助肉类工业和食品公司慢慢修复了民众的信心,并再度心甘情愿地购买芝加哥的肉类产品。
对于这个结果,辛克莱也是无限感慨。他写作《屠场》的本意,在于揭露“牛肉托拉斯企业的工资奴隶”的困境,以推进社会主义理想,但却在无意中推动了美国食品药品安全法的诞生与发展,他感叹道:“我瞄准了公众的心,但却击中了他们的胃”。一位作家在法律界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在文学界的影响,实在很富戏剧性。
笔者之所以详细地叙述美国法律发展史上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因为作为一个消费者,也曾受了“刺激”,胃部也被狠狠地“重击”了一下,这就是在2022年的“3·15”晚会上,不期然地与“老坑酸菜”相遇。根据晚会节目中记者的爆料,那一小袋很是“提味儿”的料包里的酸菜,居然来自农田里的“老坑”!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缺乏相关的法律,非也!早在1995年,我国就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到2009年又以《食品安全法》取而代之。法律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明确了食品卫生的监管主体,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生产经营者及监管者的法律责任也有明确的规定。
老坛酸菜的问题被曝光后,涉事企业已连夜被查,关联产品也已下架,对监管责任人已经开始追责。当地政府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所做出的处理也大有雷霆之势。可让人疑惑的是,记者能够发现的问题,为什么当地专门的监管部门却反而视而不见?涉事及关联企业是没有安检人员,还是相关人员尸位素餐?细思恐极的是,“3·15”只是对老坛酸菜进行了调查和曝光,而在记者足迹未至的地方,还有多少倒国人胃口的食品未被发现?我国并不缺少相关法律,食品安全问题却依然存在,看来要解决该问题,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文/马建红(法学博士)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