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两周年的日子。过去的一年里,包括首钢大跳台、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体育馆“冰之帆”在内的多座冬奥场馆不仅举办了国际顶级冰雪赛事,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众活动。冬奥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利用,不仅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助力,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了新篇章。
获得冠军的选手来自中国——苏翊鸣
时隔655天,苏翊鸣再次在首钢大跳台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从北京冬奥会到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北京站,首钢大跳台和苏翊鸣在一同成长。正如苏翊鸣在夺冠后感言,回到首钢大跳台就是回到了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首钢大跳台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奇妙和幸运的地方。回到这里就像是时空穿越一样,一切都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可能是我现在不管是从外形还是心理上会跟以前有些变化,没变的是我对于单板滑雪的热爱。”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加强冬奥场馆赛后利用”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首钢园区作为京西重要的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在过去一年举办了200多场重大赛事活动,入园客流量突破1200万人次,成为冬奥遗产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
市人大代表、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介绍,过去一年里,石景山区围绕城园融合深入实施城市更新,着力打造复兴之城:“在冬奥会之后,首钢把自己的门打开了,实现了厂区向社区的转变。‘城园融合’就是石景山区与首钢融合发展,围绕着首钢的生态复兴、产业复兴、文化复兴、活力复兴四个复兴,打造复兴之城。”
去年11月到12月,先后有5项国际顶级冰雪赛事在“双奥之城”北京先后举办。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首都体育馆等都迎来了冬奥会后级别最高的国际赛事。精彩纷呈的赛事不仅为市民们奉献了丰盛的“冰雪大餐”,也为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做出了贡献。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米内尔娃-黑泽和尼基塔-沃罗登就称赞北京给他们留下的美好回忆。黑泽表示:“这里的一切都很棒,有很好的冰面和很大的场馆,我很高兴能在这里滑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我没有来过这座场馆,所以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能在这比赛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儿!”
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为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助力。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杰表示:“连续成功举办五项国际赛事,展现出北京在后冬奥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希望在办好国际赛事的同时,融入更多中国元素。赛事是桥梁,通过国际赛事引进来和我们的运动员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体育活力,同时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力争让包括冰雪赛事在内的更多国际顶级赛事落户北京,书写双奥之城的精彩新篇章。”
不仅有顶级的国际赛事,还有接地气的大众冰雪活动。过去一年里,多座冬奥场馆持续面向公众开放,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赛事活动。比如,国家速滑馆就在这个冬天打造了“冰丝带-冰雪狂欢季”,自去年12月20日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已超3.8万人次,预计将持续到2月25日。
国家速滑馆文体活动部负责人张晓丹介绍,本届冰雪狂欢季共设置11个项目,其中有四个独具特色:雪上飞碟是必玩的经典项目之一,10组超长的100米雪道疾驰而下,可以感受到雪地上的速度与激情;雪圈飞跃,当乘坐雪圈从10米高、50米长的雪道上迅速滑下,雪圈借助俯冲的力度再次弹射到远处的气垫之上,可以感受极限玩雪的快感与乐趣;飓风强雪圈,其雪道设计灵感来源于飓风墙水上项目,在超高的滑道起航中途在另一个甬道中转后再次滑落,如体验飓风来袭一样的刺激与欢乐;飓风强雪圈,北京最高、最长的冰滑梯,酷似冬奥会的雪橇雪车项目,体会瞬间俯冲的急速快感。
过去的一年,以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为代表的双奥场馆纷纷开启了综合性利用的新模式。国家体育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越介绍:“我们的主馆除了举办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这样的国际赛事,还承办了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另外,我们与北控篮球俱乐部签订了三年的合同,近三年北控篮球俱乐部主场都落户在国家体育馆。国家馆无论是冰陆的转换,还是冰篮的转换,包括日常还有一些其他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活动,整个的档期是非常满的。”
如今的后冬奥时代,以多项国际顶级冰雪赛事为依托,冬奥会的场馆、文化、人才遗产得到充分利用,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助力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鲜活而生动的篇章。王越表示:“冬奥会的时候,我们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冬奥会以后;我们是一起在创造未来。希望所有冬奥会的场馆在赛后的利用中都能够创造自己的未来,给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无论是体育文化内容,让大家能够享受到冬奥场馆带来的福利。”
编辑/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