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银行渠道部的,您最近有贷款需求吗?”“我是××银行信贷中心,无抵押低息贷款,当天到账,您需要吗?”类似开场白的电话,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这些电话真是银行工作人员打出来的吗?他们真能办下银行贷款吗?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接到的电话其实是假冒银行工作人员的贷款中介打来的,如果发现你有贷款意向,他们会想尽办法劝你同意上门办理贷款,再一步步诱你落入陷阱。
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发网点定位 办理地点根本不是银行
近日,北青报记者也曾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贷款中心打来的电话,对方一再强调自己是银行正规贷款,利息低,流程简单。
“那你们的贷款是到哪个网点办理啊?”对方听到记者的提问,迟疑片刻,支支吾吾地说“可以去银行网点办,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办公室。”“那你们就根本不是银行了?为什么一开始要说自己是银行的?”对方听到这句话之后,立即改口“银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都是跟正规银行合作。”
据了解,很多贷款中介都是这样打着银行的名义给潜在客户打营销电话,最终目的就是诱人上门。不少客户上门后才发现,办贷款的根本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就是贷款中介。
在上海工作的公司职员小池最近手头比较紧张,刚好接到自称某国有大行贷款中心的工作人员电话,向她推销无抵押低息贷款。对方在电话里问了小池一大堆问题,了解到小池此前有过信用卡逾期,征信已经“花”了,对她说:“你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帮你处理,我们帮你申请这个没有影响。但你得亲自到网点来办理面签。”小池本来就担心征信问题,听对方这么说就高兴地答应。
随后,对方给小池发了一个该银行浦东某网点的定位地图,并约好上门时间。小池见定位图是真实的银行网点,更加相信对方。到了约定的那天,对方还一直在微信里跟小池联系,让她别找错地方。直到小池走到这家网点门口时,对方才说:“我们就在对面的××写字楼办公,也是银行的办公室。”小池这才明白,这个所谓的银行工作人员其实是贷款中介假冒的。
北青报记者从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一般不会直接给客户打这种电话或发短信营销,即便要进行产品推荐,也会用银行的办公电话座机或专用短信号码与客户进行联系,不会用手机。如果贷款中介直接给发银行的定位,但最后又让客户上其他地方办理贷款,十有八九有问题,千万要警惕。
贷款10万收5.4万服务费 低息贷款成高利贷
等客户真正上门后,会发生什么呢?
湖北网友小维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受骗的经历,提醒大家不要上当。
一年多前,小维去杭州旅游时收到一条以某国有大行名义发送的营销短信,说可以在该行申请40万元的储备金,3年内随借随还,回复1可查询利率,回复2申请办理。小维好奇地回了1,结果马上有一位自称银行信贷部的“李经理”给她打来电话,后来还加了微信。小维当时并没有贷款需求,这个李经理在此后大半年的时间,不时给小维发微信,说备用金不产生利息,有需要就联系她。终于有一天,在李经理声称把小维放入银行白名单,利率低至2.04%的诱惑下,小维同意贷一笔款。对方称“没有逾期就没有其他费用”,给小维发的定位地图上也标明“××银行信贷渠道部”,但其实是杭州上城区一家写字楼的地址。小维来到这个所谓的“信贷渠道部”,发现墙上印着“助贷中心”,下面还有“××金服”的名字,根本没有银行的标志。
这个李经理见到小维后,把她带到一个小隔间,前前后后四五个工作人员围着小维介绍,说银行需要收取风险利息后才能加入白名单享受低利率。涉世未深的小维其实也不太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在这些人的包围下稀里糊涂签下了贷款合同。然后对方还拿着手机让小维站到一面白墙前,对着她各种角度拍视频,还要回答“是的”、“我愿意”这类的话语。一顿操作之后,这些人让小维去一家城商行在当地的网点,找一个所谓的业务员办贷款。最后,小维在手机上办了一笔年化利率高达10.85%的10万元的网贷。回到中介那边后,中介见小维的贷款已经下来了,拿走她的手机转走5.4万元,说这就是之前说要给银行的风险利息,正常还款可多退少补。而银行的“业务员”此时一口否认认识中介的人,也不承认可以给出低息和把小维加入白名单。
直到这一刻,小维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事后回想,在这帮黑中介的欺瞒哄骗下,她只拿到了一笔10万元的银行网贷,而这笔网贷实际上也是她自己办理的,这家中介根本就没有提供任何服务,反而白白骗走5.4万元。
目前小维已经报警,还在维权之中。她已经发现不少有这相同被骗经历的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很多上门办理贷款的客户都有小维类似的遭遇,他们架不住中介精心设计的话术“围攻”,稀里糊涂地当场答应了中介的各种要求,比如拍视频,人脸识别、签字,甚至像小维这样把直接把自己的手机给对方进行转账操作,还有人甚至连电话卡都交给了中介。
某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大家,现在银行办理各种贷款的渠道都很畅通,也很方便,有相关问题咨询也可直接联系银行。无论贷款中介说什么,千万不能轻易上门,更不能把自己的手机交给他们操作。
“紧急联系人”背了一身债
跟小池和小维不同,小风自己根本没有贷款需求,却因为帮亲戚做“紧急联系人”掉进了“AB贷”的陷阱。
据了解,很多寻找贷款中介的人信用资质都比较差,他们认为自己直接找银行没法顺利申请贷款,只能寄希望于贷款中介。一些黑中介正式利用了这一点布下陷阱。“AB贷”就是其中的常用套路。贷款中介会让借款人找来一个有稳定工作、征信良好的亲戚朋友,名义上是让B为A做“紧急联系人”或“担保人”或“只过一下账”,实际上是以B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
前不久,有个亲戚找到小凤说自己办贷款需要找一个“紧急联系人”,只需要借小风的账户过一下账就行,也不需要小风还钱,没什么风险。碍于亲戚的情面,小风答应了。办手续那天,贷款中介不仅拍了他的银行卡照片,还给他做了人脸识别,并在一份合同上签了字。中介当时就把合同翻到要签字的那一页,让他签字,他都没细看,这合同他手上也没有。事后小风才明白其实是用他的名义向银行贷款,。虽然实际使用这笔贷款的人是亲戚,但小风现在每天都很担心亲戚哪天不能还款了,自己就说不清楚了 。因为亲戚都是口头跟他谈的贷款的事,小风手头也没有中介的合同,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小风替亲戚背了贷款。
他咨询律师后,律师建议小风让亲戚打张欠条,小风碍于情面又张不开口,只能每天祈祷亲戚能顺利还款,其中的煎熬只能自己承受。
监管部门提醒市民警惕贷款黑中介
据了解,在贷款营销的强大攻势下,普通市民对各类金融信息很难识别真假,极容易落入贷款中介编织的高息陷阱。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套路骗局。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强自主获客意识,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提升自主经营能力,严禁主动向贷款中介机构让渡“金融服务”,避免出现贷款中介机构掌控市场主动权、合作业务推高融资成本、风险跨行业传导加剧等问题。切实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排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是否存在私下勾结贷款中介、向客户推荐贷款中介、放松对贷款中介推荐客户的审贷标准和贷后管理标准等问题。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款中介黑名单制度,对诱导、帮助借款人违规申请贷款的中介,纳入合作黑名单。
2023年年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防范不法贷款中介风险 规范金融营销行为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指出,市场上存在不法贷款中介假冒银行名义,谎称有内部渠道和专业手法可以降低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或加快放款速度,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等旗号诱导借款人办理贷款,进而通过伪造贷款材料、捆绑销售、收取高额费用等方式非法展业,危害性极大。广大市民应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套路陷阱,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在贷款中介的网页、APP、小程序上填报“姓名”“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不轻信所谓“低息、免费、快速、无抵押”等虚假宣传,坚决抵制扰乱金融秩序和影响金融安全的行为。
《公告》强调,贷款类金融营销行为应当真实、合法、诚信,遵循审慎审查、风险防范原则,充分准确披露相关信息。不得含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借款人,不得诱导借款人接受不适当的贷款产品或服务。第三方机构接受经营者委托发布贷款业务撮合广告时,必须标示委托方名称,不得以自身名义发布贷款业务广告。
《公告》提醒,广大市民应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量力而行,理性借贷。合理评估个人或家庭实际情况,提供真实有效的贷款申请材料,认真阅读贷款合同条款,谨慎对待签字、授权环节。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避免挪作他用导致的违法违规和违约责任,重视个人征信记录。
2024年1月8日,福建地区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辖区贷款营销短信的通知》指出,建立短信营销合规管理机制。贷款营销机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短信营销合规性审查,包括但不限于是否超业务范围营销、是否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贷款产品进行推介、是否以不正当竞争方式开展贷款产品宣传等。
还有相关机构因为虚假宣传“吃罚单”。近日,上海涞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因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罚款30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公司主要从事贷款中介业务。2023年4月至2023年7月,为了快速获取意向客户和提升业绩,使用第三方短信平台以银行等名义向上海地区手机用户群发营销短信,短信内容均以“【……银行】”起头,例如“【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好,您在本行可以申请一笔……元储备金,5年内随用随还,需要请及时回复。回1查利率回2快速办理回T退订”等。
同时,该公司还使用第三方AI语音机器人软件,选择以银行信贷中心、银行客户经理等名义推销贷款业务的话术模板,向上海地区手机用户自动外拨营销电话。该公司根据消费者回复短信或者应答语音电话的情况,开展进一步电话营销。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