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新增3.8万个中小学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4 07:24

只有认真回望来时路,面向未来的脚步才更加坚定。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建设,首都何为?从扩优提质一年新增3.8万个中小学学位,到评价牵引新中考改革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从聚焦痛点开通通学公交畅通上学路到恢复重启加速灾区学校重建进度……2023年,首都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首都教育人也以不变的初心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了首都答卷。

扩优提质

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23年,北京积极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建立健全优质均衡的推进机制。为应对中小学学位高峰,2023年北京市教委协同各区新建、改扩建和接收配套学校35所,新增3.8万个中小学学位,提前超额完成增加2万个中小学学位的年度民生实事任务。

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北京市教委近年来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覆盖率,目前全市范围已达75%,学区制管理已经覆盖90%的中小学。目前,北京城乡手拉手学校已有300余对,实现了对全市乡镇义务教育学校的全覆盖。北京还通过智慧学伴、双师课堂等数字化手段,让每一个城里和郊区的孩子都能够见到更多老师和同伴,使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体学校中,也不再局限于区域中,而是能够把触角延伸出去,在底层上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

评价牵引

新中考改革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低水平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增加对学生基础知识、兴趣和思维品质的考核,今年9月26日,按照“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市中考改革政策。

中招录取计分科目减少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成绩以等级呈现,道德与法治笔试由闭卷调整为开卷,道德与法治科目“综合素质评价”、物理科目“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成绩……一系列评价考核方式的优化改变,背后是北京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探索和尝试。

不计分不等于不重视。改革政策出台后,北京市教委面向4科考试方式有所转变的学科,在10月和11月启动了质量月活动,不仅要求各校相关课时要开足开齐,更看重老师的教学重点、孩子能力培养的重点是不是做到了有效调整。考试的指挥棒做了调整,“束缚”做了调整,教师可以拿出更多时间从容地让孩子动手实验、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新中考改革为载体,11月24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评分标准》,按照“达到良好即满分”的原则对原有项目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17个新增项目则按照难度不高于原有项目科学制定了评分标准。不是为成绩而锻炼,而要强化“健康第一”理念,为同学们减轻考试压力,真正感受运动的快乐,让学生动起来、体质好起来。

聚焦痛点

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

停车难、拥堵烦,接送孩子上下学是不少中小学生家长共同的烦恼。面对这一“痛点”,从2023年9月1日起,北京市推出通学车试点服务。开学以来,通学车初步实现了“人员稳定、线路稳定、运行稳定”,准点率达到100%,校门前接送学生的三四轮车减少14.5%。

2024年春季开学后,北京市将进一步扩大通学车试点范围,除此前已试点的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四个区外,北京市计划在2024年春季开学将通学车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至8个区,新增东城、石景山、通州、大兴4个区,并将采用更多车型满足不同道路的需求。一辆辆通学车,既为孩子们畅通上下学的道路,也成了孩子们移动的文明讲堂。学生上下车时主动向车厢工作人员问好。学校在车厢里张贴知识海报,播放激发学习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音视频,培养孩子们上下学文明有礼乘车。

“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前不久,“课间圈养”的话题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北京一些中小学校主动破题,通过划分区域、年龄、设置活动、比赛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在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享受阳光。同时一些学校通过勤提醒、设规则等方式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享受属于他们的“课间10分钟”。

恢复重启

重建校园方显师者初心

2023年,对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地的师生而言是极其难忘的一年。在北京“23·7”极端强降雨中,校舍被大雨冲毁,师生家长时刻关注能否如期开学的消息。通过紧张有序的清淤、消杀及抢修,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借址、分流方案,2023年9月,北京受灾区中小学全部如期开学。

救援时的奋不顾身、重建时的争分夺秒,重建家园是灾区人民共同的心声。在秋季“开学第一课”,门头沟、房山多个受灾校也将救灾故事纳入第一课,让学校师生永远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房山区霞云岭中心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为每名学生发放“赞美签到表”,让学生们到校园中寻找正在帮助学校复建的150多名北京建工机施集团工作人员、老师等进行“采访”,听他们讲述洪灾的所见所闻和灾后重建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每一个平凡英雄背后的故事。房山区夏村中学因受灾严重,秋季学期与石楼中学合并办学。开学典礼上,学校编排了一出抗洪救灾校园剧,由石楼中学和原夏村中学的同学们共同出演,帮助夏村中学的同学们尽快融入新环境。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不仅在防汛抗洪中成功避险,还很好地发挥了“安全岛”作用。校长马焕更是被称为“家政”校长,当时刚做完手术的她不顾伤口的疼痛,立即投入到学校安置点防汛工作中,带领干部教师承担起大量“家政”工作,成为安置点的“主心骨”。 “抗洪救灾的印记,永远刻在了这所学校。孩子们的亲身经历,成了最鲜活的思政课教材。这场灾害也给学生种下了立志、互助与感恩的种子。”马焕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公交常规线路也能“通学”了 回天地区中小学迎来公交送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02
2024年朝阳区将新增中小学学位4560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北京2023年新增中小学学位3.8万个
北京考试报 2023-11-23
2023年北京新增中小学学位3.8万个 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任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3
打造基础教育“强基工程” 丰台区3年内将新增2.3万个中小学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广州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区)49所 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6.9万个
广州日报 2023-09-01
今年房山将新增2660个中小学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5
丰台区至2031年将累计新增33000个中小学学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