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5日,乌克兰红十字会救援人员在基辅市一栋遭空袭的居民楼实施清理和救助工作。供图/新华社
2024年是全球选举大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球将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大选,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和超过一半的经济总量。其中,俄罗斯总统选举、美国总统选举将直接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并将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俄罗斯总统选举以及普京毫无悬念的连任,将决定着俄乌冲突以及俄西关系的走向。12月8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帕姆菲洛娃宣布,2024年俄总统选举投票将于3月15日至17日举行。普京总统表示将参选。从目前形势看,普京料将以高票当选,继续领导俄罗斯。
那边厢,每五年举行一次的乌克兰总统选举按理来说应该也在2024年3月举行,不过根据乌克兰宪法,战时状态下不得进行选举或政府换届。可以预料,泽连斯基将“顺水推舟”,以“战时总统”的身份继续任职。在冲突双方最高领导人都不更换的大背景下,有理由相信,俄乌冲突将继续维持当前的拉锯、疲惫状态。
当前俄乌战场上,没有一支军队能够将另一支军队赶出后者控制的土地。一方面,2023年乌克兰方面踌躇满志的反攻并未取得预期的战绩,人口、经济和军事实力处于下风的乌克兰处境艰难。近两年的战争使基辅失去了许多士兵,扩大募兵的结果是乌士兵平均年龄已达43 岁。
另一方面,俄罗斯进入战时社会状态为时已久,民众已习惯被西方制裁和与乌克兰死磕的局面。经济上,俄罗斯绕过美欧的制裁,在印度和中东找到了合作伙伴,并利用替代路线在世界各地销售其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消费品。美欧将俄石油价格限制在每桶60美元的计划并未成功。2023年俄罗斯经济实现超过2%的正增长,而非西方预估的负增长。在此背景下,普京前不久宣布增加募兵17 万人,继续对乌用兵。
从更广视角看,俄乌冲突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西方的一次硬刚,其地缘政治意义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超过战争本身。迈入2024年,战略态势不会发生实质变化:一方面,美欧相信可以通过向乌克兰提供足够的武器以耗尽俄罗斯军队和物资,乌克兰希望西方提供足够力度的支持并维持足够长时间以便把俄罗斯军队赶出乌克兰;另一方面,已经熬过最艰难制裁阶段的俄罗斯认为,可以一直等到西方对支持乌克兰感到厌倦,从而维持对乌克兰的肢解局面。
站在美欧角度,乌克兰战争就是一场代理人战争,没有西方军事经济援助,乌克兰挺不下去。因此,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将极大地影响这场战争的最终走向。
2024年美国大选将在11月举行。在此之前,各州预选将陆续开始。当前,前总统特朗普在民调上大幅领先其他共和党竞选人,大概率赢得党内提名,并与民主党的拜登总统最终对决。不少舆论认为,特朗普在与拜登对决中很可能占上风。《纽约时报》联合美国锡耶纳学院进行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在六个最具竞争性的摇摆州中,拜登在五个州中都落后于特朗普。
问题是,深陷各种官司和麻烦的特朗普能否“有资格参选”都存在变数。12月28日,美国缅因州选举官员宣布,由于特朗普“参与叛乱”,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三款,特朗普不具备在该州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预选的资格。这是近期第二个不利于特朗普再次竞选美国总统的决定。之前,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裁决,因牵涉“国会山骚乱”,特朗普不具备参加该州预选的资格。
特朗普方面回应说,他们将向缅因州法院提出诉讼,推翻“禁选”决定。他们还就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的裁决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假如联邦最高法院支持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的裁决,那么将对特朗普参选造成巨大打击,因为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在全美范围适用。
若拜登实现连任,美国将继续维持对乌克兰的全方位支援政策。拜登政府很清楚,如果没有美国提供的武器和经济资源,乌克兰就无法生存。而为了乌克兰的生存,美国自2022年以来提供的1100亿美元军事和经济援助是远远不够的。
若是特朗普当选,向来与俄罗斯眉来眼去的他很可能抛弃拜登一边倒支持乌克兰的政策。特朗普一向批判拜登对乌政策,主张和平谈判,号称只要他上台,“仅用一天时间就可以轻松地结束俄乌战争”。俄罗斯最大的希望是,特朗普赢得大选后能够向乌克兰施压,迫使乌与莫斯科签署和平协议,阻止乌收复失地。
印度大选也将间接影响俄乌冲突走向。印度全国大选预计将于2024年4月举行,莫迪有望实现连任。今年以来,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地方选举中赢得了一系列大胜,从而加强了对全国政治的掌控。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52%的受访者支持莫迪在明年的选举中赢得第三个任期。
外交上,莫迪在俄美双方“两头下注”,而且由于地缘政治原因,俄美双方都买莫迪的账。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不加入西方对俄制裁统一战线,坚持与俄罗斯做生意并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方面投桃报李,最近甚至宣布支持印度“入常”。因而,有莫迪在,普京不孤单。
总之,俄乌冲突的演变,上述几场大选将发挥作用,变数最大的是美国大选。有媒体称“2024 年对乌克兰来说将是非常漫长的一年”,并非虚言。
文/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