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窗中泻,巴山座上青。绿深三市树,红醉百花馨”“汉山山下水如烟,潘冢残阳满渡船。两岸棕榈秋社雨,一滩鸥鹭蓼花天”……逶迤东流的汉江,正如清代画家岳礼笔下的诗句,把秦岭与巴山分界相望、南岸俊秀与北岸巍峨的风光依次展现,使豪迈灵动、生机盎然而变化无穷的山水秦巴演绎得万分精彩,让人在寻源和神怡中尽享美不胜收。
就这样,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嶓冢山的汉江,自西向东,流经勉县、汉中市区、城固县、洋县、石泉县、汉阴县、安康市区、旬阳县、白河县而流入湖北省,最后在武汉汉口汇入长江。
曲莫如汉。流经汉中平原、襄阳—宜城平原、唐白河平原、下游平原四大平原,于“九省通衢”武汉市汇入长江的汉江,来回在秦岭和巴山的走势中流动,颇多弯曲,所以有了“曲莫如汉”——弯曲超不过汉江之说。如游龙行在“九曲回肠”中,尽把“水龙”的本色体现——把褒河、丹江、唐河、白河、堵河等支流的甘露喷洒于沿途的沃土。
弯弯曲曲的汉江,尽展天然之本色,把如彩带飘荡的神采写在秦巴大地。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有秦岭、外方山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桐柏山与淮河流域毗邻,西南以大巴山与嘉陵江流域相邻,东南为江汉平原,天然形成东南向敞开的大喇叭型。因而,流经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据统计山地占全流域面积的70%以上。四处平原中的汉中平原、襄阳—宜城平原与下游平原三处,都是泛滥平原,地势平坦,只有唐白河平原大部分为古冲积平原,多为岗地。
在历史变迁中,从震旦纪到近代,汉江河道的形成几乎囊括了各个时期的地层,尤以古生代变质岩系分布最广,其次是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的红色岩系和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按地层特点,上游主要为变质岩和岩浆岩,中下游为沉积岩层和松散沉积物。根据大地的特点,可分为渭南古陆区、秦岭地槽区、汉南山地区、亚秦岭带区、南阳凹陷区、淮阳地盾区和下游凹陷区七个地质构造区。
蜿蜒的大山走向,决定了地层走向。流域的山系可分为两组,一组为东西走向的秦岭与巴山山脉,另一组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大洪山与荆山山脉。这两组山脉都以皱褶为主,岩层挤压紧、逆断层多、角度大,是典型的“山大谷小”。
“汉江之水靠天收”。汉江流域的水补给,主要是秦岭、巴山气候分水岭形成的降雨汇集而成。降雪、冰雹较少,全流域亦无终年积雪的山岭。因而流域内湖泊较多,较大的就有200多个,其中大部分为洼地积水。
“河水一石,而六斗泥”。汉江流域的上游河道狭窄,水流急骤,为泥沙输移提供了便利;中游为泥沙输移沉积过渡区;下游河道坡度平缓、河道较宽且蜿蜒曲回,河汊多,河床游荡多变,从而形成泥沙淤积环境。流域的地面坡度,从下游至上游依次递增,上中游多为山区,暴雨形成地表冲刷,有了天然产沙的条件,因而汉江成为仅次于嘉陵江的长江中游主要泥沙来源。汉江河床总的落差是1850米,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落差达到1780米,占全河总落差的96%。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的《暮江吟》,一展清澈恬静、令人神往的夕阳中的汉江神韵。在江上缓缓而行,静静的江水,静得像一面镜子,水中的倒影让人浮想翩翩。远看,碧绿的江水,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清得可见河底的河水,又把游动的鱼虾尽现眼前。这就是汉江水之大美,永远在不变中,把水的千形万象尽显。据统计,汉江流域的整体水质良好,河水的三类优质河水占河长的91.8%。
丹江口以上的上游,长约900多公里,呈东西走向,穿行秦岭、巴山,两岸高山耸立,峡谷多,沿途峡谷盆地交错,河床多为卵石、砾石与基岩组成;自郧西进入湖北省后,北为秦岭余脉、南为武当山脉,河道弯曲系数1.78,属山地蜿蜒性河段,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按河道形态特征,上游有六个“回肠”:河源至武侯镇段,从列金坝到魏家坝,沿江形成一个小盆地——大安盆地;武侯镇直龙亭铺段,河流进入汉中盆地,河槽左右摆动不定,盆地中的四段阶地,水资源丰富,有“小江南”之称;龙亭铺至渭门段,以从小峡口至环珠庙的小峡、从环住庙至渭门的大峡(小峡、大峡可合称黄金峡)为险,河谷最窄处30米,滩险多、浪急;渭门至石泉段,险峻程度仅次于黄金峡,河道弯曲,左岸陡,右岸缓;石泉至安康段,盆地、峡谷交错,有险滩30多处;安康至白河段,是下古生界变质岩及石灰岩峡谷,山高谷宽,有险滩24处。
丹江口至钟祥的中游,长约270多公里,河谷狭窄,流经低山丘岗,接纳南河和唐白河后,水量和含沙量大增,多沙洲、石滩,河道不稳定。据统计,有大小江心洲20余个,大小沙洲143处,沙滩38处,受两岸山势节点控制,宽窄不一。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