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持续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在该街道的天坛东路64号楼(以下简称64号楼),设施设备老化,环境脏乱,老年人活动场所缺乏,老旧小区通病愈加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街道、社区听民意、解民忧,通过召开党建协调会、居民议事会、吹哨会,成立物管会、自治小组等方式,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多元参与”的资源整合、内外联动模式,逐步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家门口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良好局面。
在64号楼的环境整治过程中,街道、社区始终坚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共治共建合力,解决了一系列难题。64号楼属于多产权老旧楼房,多年来楼内上下水管道破损严重,经常堵塞,居民家中卫生间防水大多早已失效,漏水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常年渗水,楼内墙皮受潮掉落,甚至有电线挂在光秃秃的墙壁上,用电存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街道成立了工作专班,选派工作组会同物业公司逐户勘察情况,同时,四块玉社区党委牵头成立自治小组走访入户,多次召开“六点半流动议事会”,向居民讲解上下水改造的过程、政策等等,楼门长、老党员积极动员街坊邻居,在征得同意后,最终进行了施工改造。根据居民意见,还改建了自行车棚,将电动车充电桩,婴儿车、电动残疾车车架纳入其中,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为了解决64号楼缺少老年人活动场所、居民参与乏力等问题,四块玉社区党委积极吹哨,物业公司和驻街单位纷纷报到响应,热力集团东城分公司主动拿出闲置多年的废弃锅炉房80余平米,为居民打造活动空间,建成“邻里共享家”,开展一系列小微治理实践探索,激发了老旧小区自我发展的新动能。社区党委多次组织召开党建协调委员会会议,向驻街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集文化、议事、休闲多功能一体的共享惠民融合平台——“邻里共享家”。
近期,体育馆路街道还联合小区物业、社会组织参事服务中心围绕“64号楼院内环境再提升”开展开放空间讨论,吸引了居民们的广泛参与,几十位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代表聚焦垃圾分类、环境治理、公共空间打造和老年人服务等具体问题积极地“议起来”,大家围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环境美化、老年人服务中心建设等8个具体需求达成共识,并成立行动小组。为了落地这8个需求,社区又通过开展“公益妙招比拼赛”的形式引导居民参与实践的过程,实现挖掘能人-培育社会组织-推动自治队伍升级的目标,包括开展旧物新生、新时代创享俱乐部、开设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设共享花园等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