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火机能打火?”这是在化学课堂上 ,密云区第六中学教师廉京平对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当被认为“天生”就会打火的打火机被老师作为课堂上的“重要研究对象”,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与思索。日前,北京市新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走进北京市密云区第六中学、密云区第三中学。北京教育学院、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的专家团队深入学校,对中考改革后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与座谈,深入了解改革后课堂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改进教学,提高育人质量。
与“为什么打火机能打火?”这堂引发学生思索和自我动手的课程类似,在密云区第三中学初三(12)班的化学课堂上 ,青年教师李聪利用课本上的“碳循环”图为引,让学生自发寻找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海水是不是二氧化碳最好的归宿”。
学科知识从生活中来,学好知识是为了更好服务于生活。“可以看出,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学会学习、合作沟通、大胆创新实践,贯穿了老师们整个备课、上课的思考过程。”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密云区各学校还注重在课程设置中引入跨学科内容。密云区第三中学地理教师曹萍,创新地将地理知识与战争情境相结合,通过模拟战争,选择伏击地点,设置观察哨,指挥部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了解到等高线地形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融合了地理和历史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密云各校,老师们利用生活里的好资源,定期举办不分学科的集体备课,并带领学生通过校外实践、校内实验等形式,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聚焦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知的进一步扩展与延伸,在以本学科知识为主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其他学科资源与社会资源,让学生得以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当天,密云区第六中学、密云区第三中学两校展示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5个学科的五堂课。借着中考改革的契机,5个学科的老师也打破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将参与式、互动式、活动式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在学生评价上,老师们为学生设置了分层分类、形式多样的作业。老师们在教研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打磨,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科的评价量表、课后习题集,并在本学科的作业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在作业布置方式上不拘泥于纸笔作业,创设视频、手抄报、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将纸笔作业与实践类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别布置,撬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聚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考改革后,区教委更加关注‘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说,区教委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双减”政策,抓实“备上批辅测”关键环节,达到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辅好每一名学生、做好每一次分析的“五好”目标的同时,探索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拓展活动领域,带领学生走进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实践基地等,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密云区特别发挥责任督学作用,监督指导中考改革实施意见落地落实落细。遵照“2023年北京市责任督学中考改革相关工作专项督导布置会”精神,组织全区36名初中挂牌责任督学,由6位责任区组长带领,深入20所初中校,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随机听课、访谈干部师生等多种形式,围绕学校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学科课程及学校中考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实施督导检查,监督指导学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推进中考改革工作落地落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