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走进北京大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6 14:42

近日,纪录片《中国》第三季高校巡回交流会走进北京大学,主创与北大学子们齐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一同观看纪录片《中国》第三季首期《创世》,并在观影后展开热烈交流。

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忠实观众,对影片如何从众多历史时期中挑选影像素材,进行框架构建、阐述道理表示好奇。纪录片《中国》第一、二季联合总导演、第三季总撰稿周艳从创作主题角度给予解答:“我们最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试着来勾勒一下中国何以成为中国,我们何以成为我们。所以从神话讲到周,我们一直围绕秩序和礼,分出了不同层面和递进的关系来完成它,主题的明确无形之中给我们素材、内容的选择制定了一个规则和表达方向。”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绘画导演任刚、单浩翔、莫里加则从影像表达上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纪录片《中国》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非常庞大,把文本视觉化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在理解文本后会讨论一个适应本集的绘画语言,玉的我们用水墨的语言,青铜器我们用综合材料,让这些绘画语言更贴合这个文本内容。第一集《创世》我们特意讲究中国画里的‘留白’,因为从国画的角度讲,无画处皆成妙境,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我们在看一件事物的时候,不是在看它表达的是什么,是看它没有表达什么,那一部分的空间是我们想象的,第三季我们也在表达最写意的东西给大家。”

纪录片最大的价值是真实和理性的表达,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却可以是主观感性的。一位北京大学在读学生向主创提问:在第一期《创世》中各位主创老师最喜欢的画面是哪一个,最喜欢的一句解说是哪一句?

“是的,神也会孤独。”这是李东珅在第一集影片中最爱的一句解说词。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画是莫里加画的混沌,“这是第三季所有绘画的开端,起初我想象不到混沌是什么,这很难。但莫里加跟我讲,有可能是蓝色的,有可能是五彩的,这种感受非常奇妙。” 一些独特的幕后制作故事,也让纪录片传递给现场观众的感受更为鲜活。

庞子洲作为影片的动画技术导演,表示第一集对自己是一次职业上的“跳转”。他分享道:“我最喜欢的画其实是盘古一个人站在那里撑开了天地的那幅画,也要感谢周艳老师的那句台词,盘古替我们看了这个世界第一眼,他要牺牲掉自己,他会离我们远去,他走向了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那些拍纪录片的大学生
中国青年报 2024-02-23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以“文化的自信”讲述“自信的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纪录片《极致中国2》开播 发现自然之极 共享人文之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3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定档“十·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中国纪录片之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去世,享年85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9-01
2023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开启“纪录片人之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中国纪录片盛典今晚直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8
美食纪录片《下酒菜》上线 二十分钟的短纪录片来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