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由作曲大师马勒的外孙女玛丽亚娜·马勒创办的马勒基金会和拥有25年历史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展开深度合作,在关注青年音乐家、关注古典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关注古典音乐向未来迈进等相同艺术理念的驱动下,策划推出了四场“对话马勒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的音乐会。10月10日、11日、13日,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携手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带来三场当代新作对话马勒驻节音乐会。10月15日,由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与新古典室内乐团共同组成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将上演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特别音乐会,同时,这场音乐会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10月9日,这几场音乐会的主创亮相中山公园音乐堂,分享当代新作对话马勒驻节音乐会的幕后故事。
“这是音乐节今年最具有亮点的系列音乐会,今年是恢复国际交流的第一年,我们将音乐节的视角聚焦于“音乐 青春 未来 态度”,此次系列音乐会的开展,就是全面展示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题。”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介绍说,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以来致力于青年艺术家的发展,以极高自由度鼓励青年音乐家们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新力,打造中国青年音乐力量在音乐中相聚的盛会。在四场音乐会中,青年作曲家李祯岩、萨沙·斯科特、王斐南、安娜·索尔瓦尔德斯多蒂尔、黄若、沈逸文、王颖将携作品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用当下最具潜力的从70至00后中外青年作曲家的新作品对话马勒;同样在四场音乐会中登台亮相的还有青年艺术家刘珅、加布里埃拉·诺伯、鞠小夫、王云鹏、韩音培、范晔以及笙演奏家吴巍由英国青年指挥家约翰·华纳带领的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与青年指挥家带领的新古典乐团与马勒进行相隔百年的对话,致敬前辈大师。
在第一场马勒驻节音乐会中将上演伦敦爱乐乐团新晋驻团青年作曲家李祯岩受马勒歌曲《天堂的生活》启发的新委约作品《祈祷》,李祯岩表示,“这首曲子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出发,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化,词语变得匮乏,在其中反思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在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成功上演《月亮的世界》的青年假声歌唱家刘珅再度登台,演绎这首对话马勒的作品。
萨沙·斯科特是英籍加勒比裔作曲家和电子艺术家,2019年曾获得“BBC年度作曲家”高级组赛事的冠军,而此次萨沙·斯科特的所作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新委约作品《弯曲的乌托邦》启发于马勒《第四交响曲》的主题“孩子眼中的天堂”,创造出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将孩童视角乐园般梦幻的世界用音乐语言描绘出来。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加布里埃拉·诺伯在本场音乐会中将演绎萨沙的作品以及马勒《第四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
第二场马勒驻节音乐会以“鸟鸣”为主题,将上演曾获得过北京国际音乐节“青年音乐家”奖的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新委约作品《量子海洋馆》以及演绎的著名作曲家奥利维埃·梅西安的作品《异国鸟》,对话马勒《第一交响曲》。作为第二次以独奏家身份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的青年钢琴家鞠小夫将在本次音乐会中演绎梅西安的经典作品《异国鸟》。“鸟类是地球上第一个创造音乐的宿主,梅西安通过自然的声音创作音乐,结合了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不同鸟类,同时也有来自中国的鸟类,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国际视野十分契合。”鞠小夫表示,“此次是《异国鸟》的中国首演,我将用钢琴的振动彰显鸟类作为自然声音的美妙。”
在第三场马勒驻节音乐会将上演青年作曲家安娜·索尔瓦尔德斯多蒂尔的作品《照亮》,黄若的作品《玄黄》以及沈逸文的作品《阁夜》。青年作曲家黄若被《纽约时报》誉为“风格独树一帜”,此次黄若所作的笙协奏曲《玄黄》,将由著名笙演奏家吴巍进行演绎,“玄黄”,是土地的颜色,与大地的色彩息息相关,这也正是黄若选择《玄黄》与马勒的《大地之歌》进行对话的原因。著名笙演奏家吴巍表示,“笙作为唯一一件影响西方的中国乐器,此次能够演绎黄若先生所创作的这首作品,用古老的中国乐器与西方乐器进行对话,是华人音乐家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传播态度。”
青年歌唱家王云鹏将在音乐会中演绎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午夜之歌“以及《大地之歌》。他表示,“演唱这两首曲子是极具挑战性的,马勒的每一部作品都倾注了他所有的热情去谱写,《大地之歌》创作于马勒人生最特殊的时刻,是他对死亡以及人生的思考,写给他的女儿和家人,更像是写给马勒自己。而最后一段更像是马勒写给自己的一个想象,他希望世界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春机盎然,充满阳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