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永定河生态带核心地带的大兴区林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目前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9.36%,在治理风沙危害、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提高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这座“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滔滔无尽头”的壮阔林海,在发展之初却是千余亩荒地。为了让荒滩披新绿,一代又一代林场人把植树造林作为己任,完成了一场持续60年的“绿色坚守”。在几代务林人的不懈奋斗中,大兴区林场森林资源持续向好。
大兴区林场通过努力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以现有林地为依托,依据生态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优势树种、伴生树种、林下植被配置树种,构建乔灌草、乔灌、灌草的群落结构,进行近自然化设计;以增加绿地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绿地系统稳定性为目标,进行具有自然植被特征生境的重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栖息环境,提高了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逐渐发挥。显现出了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性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现在林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保障完备,完整的生态系统也逐步建立起来,生态实现了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发展。
大兴区林场以科技手段为支撑,以先进理念为引领,逐步探索出一条科学造林绿化道路。从2015年开始,大兴区积极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国有林场发展改革的要求,持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建绿护绿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增强。同时,逐渐加大了对林场供电、饮水安全、森林防火、管护站点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林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自2016年开始,大兴区林场完成过熟林改造、低效林改造、平原造林、占补平衡等项目工程,以改革激发新活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林场愈发生机勃勃。
与此同时,大兴区林场积极探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保护培育森林资源,试验示范林业科技成果的长期合作,积极引进森林综合经营技术、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高效防治技术等林业科技成果,推进林场的经营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尤其通过使用杨树人工林自动化滴灌高效栽培技术,大兴区林场实现了栽培杨树人工林可节水40%以上,提高灌溉施肥劳动效率80%以上,增加林木生长量50%以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