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阿斯巴甜这一甜味剂成为热点关注。起因是有消息称,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于 7 月中旬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致癌”向来是敏感词,一旦某种食品或某个物质跟癌症联系起来,都会牵动消费者的神经,更何况是在立着健康flag的“无糖食品”中极为常见的物质。
于是,“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媒体、企业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吓得有些食品企业甚至赶紧发消息称自家产品不含阿斯巴甜,可谓求生欲满满。
那么,阿斯巴甜到底是什么,存在于哪些食品中呢?
Part 1:阿斯巴甜是什么?
阿斯巴甜(aspartame),化学名称是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也就是俗称的“代糖”。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被发现后,阿斯巴甜凭借其甜度高(是蔗糖的 200 倍左右)、无热量、口味好等优点,已发展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之一。
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可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种类很多,包括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水果干、水果罐头、加工坚果、巧克力、面包、饼干、碳酸饮料、风味饮料、果冻等等,其中无糖汽水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类。
除阿斯巴甜外,在食品中允许使用的其他甜味剂还包括甜蜜素、三氯蔗糖、安赛蜜、糖精钠、纽甜、索马甜、阿力甜、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
其中有一些跟阿斯巴甜一样属于人工合成的物质,如糖精钠、甜蜜素等,还有一些属于天然提取的物质,如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等。
非糖甜味剂的出现,解决了“健康”与“口味”间的矛盾,既能满足味蕾对甜味的需要,又无热量或低热量不增加身体负担,因而成为食品工业的宠儿。
Part 2:阿斯巴甜致癌吗?
阿斯巴甜将被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我们先说一下什么叫“可能对人类致癌”。这来自于IARC对致癌物的分类方式。
该机构根据对物质致癌证据的评估结果,将它们分为1类、2A类、2B类和3类:
1类为“对人类致癌(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即对人类的致癌证据充分;
2A类为“很可能对人类致癌(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
2B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它们对人类的致癌证据有限/不足,但动物实验证据比较充分;
3类属于“对人类的致癌性无法分类(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的物质。
根据报道,此次阿斯巴甜可能会被归为 2B 类,表明有致癌性的动物实验证据,但到底对人体健康有多大风险还要看相关剂量。
事实上,自人工甜味剂出现以来,科学界始终对其保持警惕,数十年来争议从未停止过。
比如最早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即大家熟知的糖精,也曾因“致癌风波”有过“被吊打”的经历。阿斯巴甜也并非首次被传致癌,这些年来它时不时就有一些有关致癌的消息传出。
而这次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舆论关注,主要是因为新闻中提到的评估和报告发布的是国际上非常权威的专业机构,包括IARC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以前那些报道属于“疑似”,而这次眼看要“判”了。
因此,阿斯巴甜是否致癌,需要等IARC的报告结果。食用了含阿斯巴甜食物或饮料的消费者,也不必过于恐慌,一种物质即使具有致癌性,也并不意味着吃一点就致癌。
Part 3:“有糖”or“无糖”该怎么选?
有了这次阿斯巴甜非糖甜味剂引起的风波,也让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是选择有糖还是无糖食品的时候左右为难了。
对于很多追求健康的人而言,本来为了减少糖的摄入会去选择无糖饮料和食品,现在可好,又担心添加剂的危害。
其实在“有糖”和“无糖”的选择上大可不纠结。关于蔗糖和其他添加糖,我们早已对其过多摄入的危害了如指掌,包括增加慢性病和龋齿的发生风险。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膳食指南都建议限制游离糖/添加糖的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25克。
而关于总是与健康捆绑销售的“代糖”,事实证明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健康。今年5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指南中就建议不要用非糖甜味剂来控制体重。
原因是,这些食物并没有证据表明非糖甜味剂对健康有益处,甚至有限的证据还提示了一些潜在不良影响。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热议。
这表明,打着健康旗号的“无糖”食品并没有真正带来健康方面的益处。
因此,作为消费者,在“真糖”和“代糖”的交锋中并不需要选边站。既然二者都对健康没好处,甚至可能有坏处,那就不如两边不靠,踏踏实实吃原汁原味的食品,喝清清爽爽的白水。
你还会喝无糖饮料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 | 马博士健康团
来源:马上营养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