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北京2023年高考评卷媒体开放日举行,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周玉玲介绍了今年北京高考评卷情况。
今年北京市参加高考的考生为5.8万余人。评卷工作已于6月8日开始,预计6月24日结束。北京市共组织了1520名教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这6个评卷点进行评阅。
进入评卷点的人员至少要过三道关
当天下午,评卷教师在清华大学的数学评卷点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评卷工作。
清华大学评卷点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评卷人员要想进入评卷现场要过三道关。首先,在入口处会有保安人员负责盘查,所有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其次,评卷人员必须提供有效证件,要同时核验评卷证和身份证,证件信息一致方可入内;评卷人员进入评卷场所时严禁携带手机等通信设备,所有随身物品须寄存在门外的储物柜。第三是要通过“双安检”,评卷人员不仅要通过安检门,还要经过工作人员手持安检仪二次检查,经确认之后方可进入。入场后,所有评卷人员座位间设有隔板,各排之间背对背就座,评卷工作区域内还安置了多台信号屏蔽装置。
周玉玲介绍,北京高考评卷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须凭有效证件入场,通过安检门与手持扫描仪等设备,对评卷人员实行严格安检。评卷点还采取了公安人员值守、昼夜值班巡逻等措施确保安全,每班值班人员不得少于3人。“评卷开始前对所有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系统、评卷应用系统进行了统一安装和测试,严格信息传输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周玉玲说,网络连接采用局域网形式与外网物理隔离,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另外,存有答卷数据信息的服务器放置在有防盗门窗的专用机房,服务器机房、关键评卷场所配备视频监控设备,确保视频监控全方位、不留死角。对评卷数据库也进行了一日两次备份管理、异地存储等安全措施。
更多特级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参与评卷
高考试卷由谁来评?周玉玲介绍,今年北京的高考评卷教师队伍主要由高校教师、各区教研员及中学教师组成。各评卷点高校和各区教委严格审核把关,积极选派思想政治素质高、学科业务能力强、安全保密意识强和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评卷工作。“今年注重加大对特级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市级(或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市级(或区级)骨干教师的推荐遴选力度,保持评卷队伍尤其是骨干力量稳定。”周玉玲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北京大学评卷点了解到,今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比去年多了7000多份,评卷员共有360人,比去年多了54人,其中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4所高校的有190人,来自北京市教科研、各区县的教研员和中学教师有170人。“今年的评卷阵容比较强大,中学教师和教研员中,特级教师12人,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2人,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0人。”北京大学评卷点负责人说。
北京市今年也非常注重加强评卷教师的教育培训。“给评卷教师讲清高考评卷工作的重要意义、讲清评卷工作的纪律要求,开展警示教育和安全保密教育,不断增强评卷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周玉玲说。
各科目试题全部实行“背靠背双评”
一份试卷的分数是如何评出来的?周玉玲介绍,北京高考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卷程序。考生答题卡通过扫描后,将采取加密手段隐藏考生信息,客观题由评卷系统自动识别选项并根据标准答案直接评分。主观题的图像按题进行切块后,会通过评卷系统随机分发到相关评卷教师账号,每名评卷教师只负责所分发题目的评阅,无法看到考生的整张试卷。
在正式评卷前,学科评卷组要组织各题小组长以上负责人集中学习研究《答案及评分标准》,通过试评统一认识。组织全体评卷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每名评卷教师掌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防止出现偏宽、偏严或宽严不一的现象。
评卷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违规卷、雷同卷等异常情况,评卷教师会及时上报;对那些评分有分歧的试题,须由学科评卷组集体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确定处理方案。
周玉玲介绍,各科目试题全部实行“背靠背双评”,对“双评”超过阈值的试题再进行三评或者四评。评卷专家每天对评卷质量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检,对经过三评或者四评的仲裁卷全部进行复查,确保每份答卷的评判科学客观、公平公正。
各科目评阅结束后,评卷点还会组织专人对评卷数据进行专项复核,采取两套系统背靠背校验,依照规定程序步骤对各个环节逐一排查,确保成绩信息的准确可靠。
据介绍,所有参加北京高考评卷的工作人员都要签订《高考评卷工作人员安全保密协议书》,要严格遵守高考评卷工作要求。评卷教师和评卷工作人员禁止将纸质工作资料和电子设备带出评卷现场,禁止记录考生作答情况并将考生作答情况外传,禁止私自查看评卷数据和考生成绩,工作时间不会客,不打电话,不进行与评卷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如在评卷过程中发现评卷教师有违规、违纪行为,北京市高考评卷工作组将立即停止其评卷工作,通报所在单位,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周玉玲说。(樊未晨)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