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正沉浸在建馆60年的欢乐喜庆氛围之中,院子里处处张灯结彩,主馆的黄色琉璃瓦顶与台阶上大红的地毯相映成辉。这座国家级美术馆为迎接 “六十大寿”,汇聚近600件名作,安置在一至六层共22个展厅之中。连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时不时会撞见从小便熟知的美术作品,不由得驻足惊叹——因为那些作品不仅记录了共和国成长的足迹,也折射出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岁月记忆。
启幕
中国美术馆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新中国美术发展的象征。从建馆之初的收藏与研究,到各个时期举办的各类展览,努力建构出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序列。
圆厅作为1号厅,无疑是整个美术馆的主厅。在弧顶的位置是名为《胜利渡江 解放全中国》的浮雕。1958年,由刘开渠担任组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工程正式竣工。此件作品是一件小样,源自当年一组十件浮雕中最大的那一件。原作由彦涵绘制画稿、刘开渠制作泥稿、曲阳石匠雕刻完成。作品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的场景:号兵吹响冲锋号,指挥员高举右手,向高空发射信号弹,战士们手握钢枪,冲向前方。把这件作品的缩小版摆在正中位置,既代表新中国的成立使神州大地万象更新,也是向老一辈艺术家创作集体的深情怀念与崇高致敬。
看万山红遍
新中国的美术成就首先离不开一批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们。
1907年出生的李可染走过的一生几乎涵盖了整个二十世纪。他于1963年创作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紧挨着《胜利渡江 解放全中国》浮雕。画作尺幅不大,却格外引人关注。作品取材于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李可染先用墨色打底,再敷以大量朱砂,通过层层渲染,突出霜叶红遍祖国山河的主题。一条瀑布在左侧划出一条白线,垂流到下部,形成了溪流争涌的景象,不仅带来了虚实的变化,还使整幅画作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红白黑三色的相互转化塑造出一种崭新的审美意境。同样取材于毛主席诗词,沈尧伊的《而今迈步从头越》灵感来源于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刻画了娄山关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站立山巅眺望长征的未来。
闻立鹏用《红烛颂》表达了对父亲的纪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期,中华大地上明与暗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闻一多集学者的风度和战士般的不屈精神,为祖国、为真理而献出了一腔热血。画家通过暗夜里燃烧的红烛和炽热的火焰赋予了作品超乎肖像画之外的感召力。
傅抱石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贺新郎》中汲取了创作意象,于1961年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待细把江山图画》。画家以飞动泼辣的“抱石皴”作“大块文章”,赋予了华山高大伟岸的人格精神和时代气息。
孙滋溪创作于1964年的《天安门前》,着重刻画了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来到祖国“心脏”时的喜悦心情。画家选取天安门前合影这一特定瞬间,巧妙地将工农兵和各族人民的代表融入其中,彰显万众一心和团结向上的时代气质。
一面鲜红的党旗矗立在美术馆的2号厅,这是2021年由现任馆长吴为山主创、中国美术馆集体参与的一件大型雕塑作品小样,原件伫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的广场上,提醒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春风已经苏醒
1979年,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作了《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明确阐述了新时期的文艺方针,强调尊重艺术规律。美术界由此打开了禁锢多时的思想,艺术实践获得了空前的生机。一大批老艺术家欢欣鼓舞,中年艺术家重燃创作信心,青年艺术家异常活跃。此时的四川省涌现出一批追求现实主义精神的青年油画家。
何多苓于1981年完成的《春风已经苏醒》成为那个时期的代表。画作借鉴了美国画家怀斯的风格,刻画了一个处于豆蔻年华的农村少女在田野放牛时,因春风拂面而勾起了自己无以名状的思绪的画面。对春的渴望同样出现在吴冠中的《春雪》中。艺术家借助春山积雪融化的自然现象,将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主义”的绘画语言与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笔墨程式创造性地融合在传统宣纸之上,构成了一种诗意化的效果,从而体现出他主张的“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的艺术探索。
詹建俊是一位擅长“主题创作”的油画家。改革开放后,他感受到振奋人心的时代节拍,以意象的形式创作了《潮》。画中的青年农民叉手立于一把铁锹前,春风吹拂的麦浪似海潮一般涌动,掀起了他的外衣,衬托出他顶天立地的豪迈姿态。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化界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对现代性问题的探讨,一批中青年艺术家掀起了“85新潮美术运动”的波澜。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本土与外来的矛盾冲击着传统文化思维,激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及如何建构现代价值形态的思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激荡,中国美术经历了现实主义的回归拓展和风格语言的不同转向后,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
聚焦工农兵
中国人骨子里的“钢铁情结”在广廷渤1981年创作的《钢水·汗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钢铁工人形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建设的民族视觉记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件作品具有纪念碑般的庄严美感,与圆厅中罗中立的《父亲》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超级写实主义油画的双璧。诞生于1980年的《父亲》比《钢水·汗水》更为出名。完成这件作品时,罗中立还是四川美院的大四学生,没想到他的毕业创作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农民一直是共和国前行的最强基石,表现农民的优秀作品在各个时代层出不穷。1954年杨之光创作的写意人物画《一辈子第一回》,以精炼的笔墨揭示了一位平生第一次拿起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心情。画家除了准确地运用中锋与侧锋表现线条的粗细变化之外,还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方法,再现了老人手捧选民证时笑得合不拢嘴的真实瞬间。同样是表现细节,方增先1955年创作的《粒粒皆辛苦》抓住了一位中年农民拾起马车上掉落的麦穗时的专注神情,背后隐含着那个时代的民生。
《洪荒风雪》的构思得之于黄胄1957年在青藏公路行程中的一次偶遇。他和同伴们在戈壁滩上艰难跋涉了一个星期,不见人烟,远处突然传来驼铃声,一队地质队员迎面而来。这意外的惊喜令他永生难忘。于是,黄胄用画笔记录了这一瞬间,画面中渲染了风雪交加之中的地质队员坚韧、乐观向上的形象。同样是表现科研人员,商亚东2019年创作的《最美太湖水》,表现了科研人员赴太湖进行水质检测时忙碌于甲板上的群像,体现了科技工作者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默默贡献。
无论是红军,还是解放军,都是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到“可以燎原”的根本力量。在“塔高水长”单元,策展团队精选了60余件长征题材绘画和雕塑,呈现了艺术家们对长征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诗意表达。这个“塔”比喻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解放与幸福、为民族求独立与复兴的过程中创建富有革命精神的文艺之塔。
展厅中高耸的宝塔山形象不禁让老一代人回到1942年初夏的延安——81年前的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纵论革命文艺的根本问题。81年后的5月23日,中国美术馆以60周年的庆典展示丰硕的艺术收藏与研究成果,生动地表现工农兵群体样貌,记录下人民文艺事业发展进程,成为这一伟大事业的亲历者。
探寻传统水墨之美
尽管美术馆一层展厅以20世纪中国美术经典与国际美术佳作为主要展品,但也没有忘记为传统中国画留下一席之地。一层圆厅中央的展柜中安放了《潇湘竹石图》和《墨龙图》。两件作品中,一件传为首创文人画之名的北宋文豪苏轼所画,一件是南宋宫廷画家陈容罕见的画龙之作。以此为导引,如果观众步入六层“藏宝阁”,可见更多的古代绘画作品。而在三层与五层,策展团队更是颇具创意,以“墨韵文脉”为题,串联起两层涉及三个门类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油画和雕塑。虽然艺术表现手法差异巨大,但都传递着一个共性——写意精神。
欲欣赏三层,须先从五层入手。步入五层展厅,立刻会感到灯光暗了下来,一层的熙熙攘攘渐渐远去。等候观众的是两位明末清初的高僧登场:一位是八大山人,内心清冷;一位是石涛,内心热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八大山人纪念馆、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广州艺术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的经典书画作品采用对照的形式展出,分别安置在20号厅和21号厅,以方便观众在品读两位最具创新意识的明清代表画家之余,能够知晓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与艺术联系,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将近400年前的两个特立独行的文人画家如何在孤寂幽暗的岁月中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艺术转型。
八大山人与石涛同为明王室后裔,在颠沛流离的时光中,以水墨的印记记录下心灵的磨难。他们的写意笔墨,一反当时陈陈相因的文人画风,既保持理想,又关联现实,以深厚的底蕴创造出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为后世画家确立了水墨新标杆与精神新高度。
到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先后诞生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溥儒、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等一大批写意画家。与此呼应的是从欧洲留学归来的一批油画家,如林风眠、颜文樑、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等,将西方的绘画技法与艺术观念融入到传统中国画之中,结出了中西融合的硕果,大大拓展了传统写意的表现方法、传播范围及社会功能。
跨越中西的对话
传统水墨写意如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语境中寻找到突破口,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国画家们集体努力的方向。写意的现代转型一方面必须回溯传统,另一方面要广泛借鉴。
新时代以来,越来越多原本属于西方美术范畴的艺术类型都出现了强烈写意倾向,如写意油画开辟了油画表现的新空间;写意雕塑大有重新定义西方传统雕塑规则之势。在众多的写意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件可能是吴为山馆长的《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这件雕塑作品以鲜明的艺术形象点明了文明需要对话,文化传播在于互动交融。要坚持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通过艺术的具体形式和文化载体讲好中国故事。2020年1月,这件作品落户于意大利芬奇镇。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多方筹划并成功引入了一系列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艺术特展,其中引起巨大轰动的有1977年3月“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1993年2月的罗丹雕塑展、2004年夏“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艺术珍品展”、2009年“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等。
2013年我国正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之后,中国美术馆主办了主题为“美美与共”和“艺汇丝路”的国际作品展览。以建馆60周年为契机,美术馆从馆藏国际艺术藏品中遴选出70余件(套),涵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门类,集中展示不同国家艺术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及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尊重,其中饱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待。
从1963年5月23日建成开放至今,60年来,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中外美术作品13万余件,累计举办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展览5500余场。这次大展,展现了中国美术馆一甲子之“美”——既是这座“美”的宝库一次汇报展示,也是让观众欣赏美、发现美的一次诚挚邀请。
文/王建南
编辑/史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