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1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加强市场准入、规范导购活动等方面,强调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近年来,颜值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医美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与此同时,非法行医、掺杂使假、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突出,导致消费纠纷不断,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可以说,对医美行业进行强监管,已成为消费者的强烈呼声。分析起来,医美乱象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这一行业的医疗本质被淡化。现实中,不少人分不清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认为植发和美甲属于一类。事实上,像美甲、保湿、锁水等修饰性美容,没有创伤性和侵入性,属于生活美容;而割双眼皮、抽脂、隆鼻等属于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则应归入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医疗行为。没有医疗机构许可证就不能开设医院,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和外科整形资质的人,就不能进入该行业。但从曝光的案例看,有的美容机构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在小区开展注射玻尿酸、瘦脸针等医疗美容服务。还有的医美机构,风险警示不足,故意夸大手术效果,诸如“无痛”“微创”“见效快”等夸大其词广告常出现各类媒体上,蒙蔽了消费者。
给医美定性,厘清行业边界,严把准入关,才能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区分哪些服务是医美机构可以做的、哪些项目不可以做。这也有利于加强医生队伍管理,帮助执法人员快速明确、合法有据地处理问题。
特别是此次《指导意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构建了多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医疗美容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机制,这有利于防止监管空白,提升监管效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监管,并不是要限制医美行业发展,恰恰相反,是为了将行业蛋糕做大做强。只有重拳出击,扫清“黑机构”“黑医生”“黑药械”,才能促使有资质、有保障的药械企业、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健康发展,让更多人美得放心。
医美机构更应严守行业底线、法律红线,提供诚信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慎重选择也是必做的功课。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辨识力和自我防护能力,选择合法正规的美容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拥抱美好生活。
文/梁瑜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