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用户可先在刷脸设备上绑定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北京的部分地铁已经可以采用这种刷掌支付方式了。
刷掌支付只是掌纹识别的一种功能,除了交通之外,其他应用领域还有办公场所、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掌纹识别不过是当今多种生物识别的一种,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还有指纹、虹膜、人脸等。各种生物识别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都可以在实践中竞争,才能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同。对不同生物识别技术的判定标准包括:安全、简便、可靠和保护隐私等。如果这些方面能面面俱到,或者得以实现各种因素的最大化,就是一种全社会能接受的安全保密技术,而且会有广阔的市场。
在目前已经使用的生物技术中,人脸识别虽然比较简易,但由于涉及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并不被广泛接受。比较而言,生物识别中最具前景的还是指纹和掌纹,它们既具有效率,也不容易造成安全问题;而且与人脸识别技术相比,也容易纠错(掌纹可以有左右掌,一个掌纹出错,可以用另一个掌纹解码,但人脸只有一张,出错就无法纠正)。
指纹识别是最早应用于生物识别的技术,在19世纪末就成为刑事鉴识的重要技术。由于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其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生物识别所需要的特征,而且如果要增加可靠性,只需登记更多的指纹、鉴别更多的手指。但是指纹识别也存在安全性问题,由于指纹识别是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比较容易获取并伪造。相对而言,掌纹识别读取的是掌心血管纹路,比起指纹来,较少暴露在外,并且难以全部提取来复制伪造,因此,比指纹识别更为安全。
掌纹识别现在可以在北京的地铁上刷掌过闸,显得更为方便。掌纹识别是非接触性的,既卫生又安全,人们不用扫码、刷卡、手机等也可以乘坐地铁,乘客伸手即可进出站,对老人更友好、对各类身体不便者更加无障碍。虽然有这些优点,但刷掌支付和利用掌纹识别的安全性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不过,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掌纹识别在目前看来,更可能保护隐私,这是生物识别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目前,亚马逊、IBM等都放弃人脸识别,转而研发掌纹、声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亚马逊更是抢先一步,于2020年推出了掌纹扫描仪,顾客可以在该设备的扫描仪上挥动掌纹来支付某些商店的费用。
不过,掌纹识别也有一些缺点,如不能像指纹、虹膜扫描技术那样容易获得内容丰富的数据,其可靠性稍差。但是,这些情况是可以改善的。现在,经AI学习的掌纹识别错误识别率仅为0.00008%,错误拒绝率仅为0.01%,下一步还可以更为准确,因此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应用于支付、考勤、交通、场地进入等领域。
应当看到的是,利用生物和数字识别来进行个体识别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是在不断完善和竞争之中。未来,还可以有声纹、虹膜,甚至步态识别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而且也会形成竞争,并需要检验。最终,什么样的生物识别技术更保护隐私、更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人们就会选择哪一种方式。因此,掌纹识别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还需要让实践来检验。
文/张田勘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