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较为密集,与此同时,新病毒XBB.1.16输入,引发部分人群对感染新冠的担忧。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港股抗疫概念股在此前出现一波明显的涨势后,截至4月25日收盘该板块整体跌超4%,A股生物疫苗板块跌超2%。
疫苗相关概念股25日大跌
近日,“第二波感染高峰要来了”的说法在社交媒体上流传,部分网友对此颇为担忧,这一度刺了资本市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从上周五开始,二级市场的相关概念股就迎来了一波上涨。A股方面,翰宇药业、拓新药业、恩威医药、上海凯宝、盘龙药业、广生堂、新华制药、以岭药业等涨幅居前。港股新华制药、康希诺生物、开拓药业、君实生物、阿里健康等均告上涨。
不过,4月25日,港股抗疫概念板块遭遇重挫,收盘跌超4%,A股疫苗板块跌超2%。其中,龙头股康希诺生物收跌8.63%,君实生物收跌8.42%,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收跌8.37%,A股康希诺收跌9.44%,康泰生物跌3.18%。A股也有多家相关生物医药公司股价下挫。
先涨后跌的相关概念股让不少人都看不明白,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目前市场对“二阳”是否会刺激相关疫苗股业绩存疑的表现。
“二阳”真的要来了吗?
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4月14日至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15日,中疾控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大角星”变异株(系我国首次监测到),上周增至42例。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医院表示,近日新冠感染者检出确实有所增加,但仍以上一波未感染人群为主。
中疾控也表示,我国本土病例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无须过度担心。总体来看,北京、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
针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出游,专家也明确,从传染病传播原则来看,人群集中肯定会造成感染风险,但考虑到人群普遍首次感染还未超过6个月,抗体仍有效力,无须过度紧张。
而在防护方面,疫苗仍旧是医生对高风险群体的首要建议。医生也建议普通人群最有效防范感染的方法依然是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保持社交距离。
多家疫苗股去年业绩大跳水
而让市场仍存疑虑的还有去年各家疫苗企业的业绩大跳水。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新冠疫苗不再是企业业绩增长的推动因素。康泰生物、康希诺生物以及智飞生物的业绩纷纷下滑,均是新冠疫苗销量较去年有所下滑所致。
4月24日,康泰生物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7亿元,同比减少1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减少11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减少115.35%。2022年也成为康泰生物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的一年。
3月27日,“港股疫苗第一股”康希诺生物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75.94%;亏损9.09亿元,上年同期净利为19.14亿元。
此外,智飞生物去年实现营收382.64亿元,同比增长24.83%;归母净利润75.39亿元,同比下降26.15%;归母扣非净利润75.1亿元,同比下降26.26%。
康泰生物表示,公司业绩变动依旧是新冠疫苗销量大幅下滑,计提资产减值所致。年报显示,康泰生物当期资产减值8.96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65.04%,主要是对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所致。
康希诺生物就业绩亏损给出两点理由,一方面是新冠疫苗需求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销售费用较上年增加。
不仅是新冠相关疫苗,一些其他领域的疫苗企业业绩也有下滑,如成大生物也在去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艾美疫苗虽然亏损同比减少,但是亏损局面并未扭转,且营收还出现了下滑。康华生物则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一部分企业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受去年环境影响,延迟了除新冠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的采购及接种,导致公司的销售量下降。此外,人群和宠物的活动受限,因此一些意外事件也有所减少,进而减少了如狂犬病疫苗等相关疫苗的接种量。
不过,去年HPV疫苗、流感疫苗等,以及部分有海外业务的疫苗生产商仍旧保持了增长。其中,生产甲流疫苗的华兰疫苗4月21日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其营收约1.45亿元,同比增加892.96%;净利润约9397万元,相比于上年同期亏损85万元,可谓业绩大爆发。同样生产甲流疫苗的金迪克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751.94%;净利润为3634.61万元,而上一年同期为亏损264.17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