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年轻人表示,几乎打开任何类别的App,最后的广告都会引流到借贷类广告或贷款超市,不禁感慨称,“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不少App以赠送一个月会员、话费充值、赠送洗衣优惠券、打车券等为诱饵,吸引用户填写个人信息,甚至交纳一定费用,开通网贷服务或留存信息,一些年轻人甚至全程被蒙在鼓里,被提醒还款才发现上了当。还有的则以“免手续费”“低息”等为诱饵,最终加入各种服务费、保险费、担保费等费用,推高贷款成本。此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应办法,提示过度营销贷款风险,但目前仍有部分平台顶风作案。专家表示,金融服务最好可以单独跳转,避免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常规消费和金融借贷类操作,以免诱导用户。
小恩小惠为诱饵 互联网App频现借贷广告
前不久,《狂飙》这部电视剧在网络中爆火,在爱奇艺平台上需要充值VIP会员才能观看。“不过,有一种办法可以赠送一个月的VIP,点开一看,原来是要办小贷业务,一个月的VIP也就价值20多元”,大学生小李说。
北青报记者体验发现,点击上述“免费领取1个月VIP”按钮后,会随机跳转进入一个借贷平台页面,如豆豆钱、小芽贷等等,要想领取必须先通过爱奇艺活动入口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和电话申请授信额度,再下载相应的借款APP,通过其客户端完成首次借款后才能使用。
网上有用户表示,自己尝试借款100元后,不知为何依然无法领取VIP,但想要还款时却发现,至少需要一年以后才能还款,到时需要还款126元。
另一位用户小张使用滴滴App打车时,也发现了App中有“关注有礼”的活动。“还以为关注公众号就可以领打车券,毕竟只有2张8元券,但是最终我才发现,需要‘激活额度’,也就是填写自己的信息,让对方做贷款的评估,才可以领到这16元的券。”她表示,点击后填写个人信息并弹出了扫脸登录的提示,人脸识别后,她收到了滴滴数科发来的短信,提示其已激活54100元的借款额度,并附上了点击提现的链接。
小姜说,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则广告称花49元就可以充值成功200元话费,于是就点进去想要充值话费,在填写完个人信息后就付款了。第二天,他收到了一则短信,告诉他需要下载另一款App才可以享受这个服务,“我搜索发现那是一个贷款平台,而且有很多的投诉记录。”
刚工作的小尤还记得,2022年春节期间,百度发布了集卡分红包活动,自己参与活动后就收到短信,说“恭喜获得优质新用户专享日利率0.02%借款优惠券……用券后即刻享受:借款1万日息仅2元!请戳……”在小尤点击查看详情后,就显示“有钱花”申请成功的字样。“身份证信息我没有填写,是直接通过此前在度小满软件内绑定的信息就帮我申请了”。小尤说,自己未使用借款,但是已经有了相应额度,十分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征信,此时也无法取消这一服务了。
U净是一款互联网自助洗衣产品,目前很多高校都引入了该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这款应用进行付费自助洗衣和吹风机等功能。但有不少学生抱怨:“广告多得离谱,轻轻晃一下也能莫名其妙跳到其他APP”、“使用优惠得跳转到别处去签约”,更有人将其称为“广告模拟器”,并质疑是否是在引诱无经济能力的人超前消费。北青报记者体验发现,除了开屏页有摇一摇就可以跳转的推广广告以外,主界面中央和上方滚动显示的“开学送32张洗衣券”和“限时领66元洗衣券”等活动,只要一点就会立马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微众银行We2000”中,通过上传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等一系列程序,才能领取到上述优惠券。而这一领取过程中,实际是开通了微众银行的数字账户,其中提供了消费支付、理财、贷款等各种账户服务。
还有消费者称,今年申请贷款时,被提示征信系统中有两笔消费贷额度没有结清,但左思右想自己并没有什么贷款。在看到贷款日期时,才回忆起曾使用苏宁任性付分24期买的手机,在征信里竟体现为消费贷。他表示,“各种APP 借款、分期付款不加提示,很容易不知情就上了征信,还是多慎重吧!”
从长视频、到打车、再到洗衣服……北青报记者体验发现,市面上常用的50款软件,涵盖了吃穿住行各种品类,其中绝大多数都加入了借贷功能,其中既有自营的持牌机构提供的服务,也有类似“贷款超市”的集合。这些服务用不着大量手续和繁琐的申请条件,只需消费者简单在App上申请,就有实实在在的钱进账,这让借钱似乎成了一件易事。而这些广告有的出现在平台首页醒目位置;有的隐藏在一些福利和红包中间,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用户使用;个别还会展示借贷信息广告,便于消费者直达第三方借款产品。也许随着一个“本单立减xx元”“免费领一个月会员”等优惠出现,一不留神就会与平台绑定了一个稳固持久的借贷“合作”关系。
服务费手续费保险费 借贷还钱不止是利息
从“白条”“拿去花”到“信用贷”“生意人贷”种类五花八门,从20万到200万额度也相当高,而“到账快、轻松还”“三步领取”和“立即放款”的承诺,功能设置得如此专业便捷,让一些年轻人不禁感叹:“借钱太轻松,让我有种可以不用还的错觉”。
实际上,一些年轻的消费者对于这些小额借贷的风险没有什么概念。有的说自己根本不清楚风险:“看到是大平台,利息也不高,我就填写资料试了一下,于是被强制下款,还不允许我一次性还清”,有的表示自己对是否会上征信并不了解:“付款10元就可以减9.9元,我就办了这个贷款,之前也稀里糊涂地办过一些贷款,后来征信上显示我有27家贷款公司的贷款,但是我也没有办过这么多啊?”还有的则被蒙在鼓里:“在线随意填写了资料后,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申请成功了一笔贷款,并没有给我短信通知就打款给我了,过了快一个月才告知我需要还款”……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集中在以“低息”甚至“免息”为噱头,背后暗藏服务费、保险费、担保费、手续费等其他高额费用。
有用户表示,此前自己在携程旅行进行支付时,App通过默认付款方式引诱自己点击分期,自己选择分期后,平台将服务费“限时优惠”“免手续费”等字样标注得很明显,而将服务费的具体费用则藏得很深,误导了自己。“最后发现,4万元借款1年,总计利息是9369元,其中3203元是服务费,感觉挺高的。”
有的用户则称:“我在小象优品上分期25000元,平台收取我2700元的担保费,但借款前我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这笔费用,平台的标识不明显”。还有的表示:“2021年我在阳光保险贷款45000元,还了12期后才发现每月还款的金额里还有360元保费,投保人是本人,但受益人不是本人。我不需要这个保险啊?”
有不少年轻人表示,当初借贷时,屏幕上的“理性借贷,合理消费”这一行行灰色小字在花式介绍借贷内容的屏幕中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有用户事后追悔道:“钱都到账了,才发现又增加了这么多额外成本,不想要都不行,提前还款利息、各种费用一分都不少,这不是骗人吗?”
为何小贷类公司都爱用App引流?
“渠道业务我们已经做了三年多了,渠道侧作为平台,拥有大量的自己用户,所以会有变现的考虑。于是它们通常会做个‘钱包’入口,里面设计成贷款超市,我们只是整个行业参与之一”,一家在小贷公司做获客增长业务的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们和平台的合作有两种,一种是信息流广告,就是能刷到的视频、社交媒体之类的;一种是跟APP的商务合作,在这些APP里例如‘我的’这种地方,会有固定资源位的合作。”
他表示,“与平台的结算通常是以两种方式来计算的:一种是CPA,按照行动付费,就是用户授信了,需要支付渠道费用;一种是CPS,按照成交付费,就是用户贷款了,这种的费用更高。”
另一名业内人士也表示,虽然App内的引流广告是重要的获客方式之一,但是其实最终的转化也并不是很高,“这些‘薅羊毛’来的很多消费者其实并没有贷款需求,最多激活授信,但是最终贷款成功的并不多,不会超过10%,但是投诉会很多。我们还是喜欢一些搜索类广告,用户都是有需求主动搜索贷款服务的。”该人士透露,在这些App上投放广告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一些大的机构现在也在尽量合规化,因此要求它们在进驻前先缴纳上百万元的保证金。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互联网尽头是借贷,也许是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更精准获得用户的信息,更准确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做借贷也是最快变现的方式,而且潜在利润非常可观。
北青报注意到,物流平台满帮集团自2020年入场放贷后,2022年净利润4.12亿元,小贷业务收入大增,表内贷款余额同比增49%。而浙江四家上市小贷公司之一的鸿丰小贷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903.77万元,其中净利润就有5050.36万元,净利润率超过56%。
有业内人士还透露,在早年P2P平台暴雷后,实际上很多年轻人还是存在实际的贷款需求的。传统金融渠道贷款对资质要求高、审核慢,而从日活较高的App再加上大数据分析,能让平台更容易精准获客,也迎合了年轻人的诉求。
郭施亮表示,借贷需求的升温,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尚不具有银行借款门槛的用户需求,小额借贷可以满足不少用户的需求。不过,借贷方发展迅猛,始终是一个获得巨额利益的行业,非理性借贷行为会影响到用户的个人前途与发展命运,借贷行为还是需要理性。
“做借贷的APP多起来,是因为金融是APP流量变现较为理想的方式。互联网思维是先有流量再考虑变现,但流量变现渠道虽多,但很多渠道存在很长的路径,对于急需现金流的APP并非好的方式,而嵌入式金融则较为快捷,将一些金融企业的借贷或者支付功能嵌入到APP当中,可以为金融产品引流,也可以通过金融产品销售来获得渠道收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
国家曾提示过度营销贷款风险 部分平台仍顶风作案
实际上,国家层面也早已注意到这一过度营销贷款的问题。早在2020年12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提到:“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各类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2021年在银保监会例行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表示,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要关注一个新情况:大型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收取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推高了融资成本。例如,有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大概是6%—7%,银行实际的贷款利率是4%—5%,整个实体经济和企业的融资成本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占了很大一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提供风险缓释措施的市场主体还要收费6%-7%。
2020年年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也对外发布,督促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股权管理、资金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依法收集和使用客户信息,不得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1/3,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
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规定,提示用户注意过度借贷的相关风险。如银保监官网发布的《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中强调,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比如披露不当、过度包装营销等。此外,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
种种措施显示,目前,监管在不断引导和规范,防止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也同时提示用户加强自我风险防控,不过,目前仍有部分平台顶风作案。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伴随着借贷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以及移动端流量的逐步见顶,借贷获客相较前几年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借贷机构试图通过场景跟渠道的合作进行拓客延展,相关重点如下:一是不得夸大表述,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宣传,二是不得利用互联网进行不当金融营销宣传,不得影响他人正常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干扰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三是此前监管曾指出,大型互联网平台导流收费6%-7%,推高了借贷成本,在监管释放利率需控制在年化24%以内的大背景下,需要关注此类借贷产品的实际利率。
她表示,各家App打着“赠送会员”“送优惠券”的旗号诱导用户借贷,确实会使得一部分用户“入坑”,投诉网站中的此类案例也屡见不鲜,主要存在如下情形:一是自动勾选信用支付选项,例如“XX月付”等产品,让用户无暇反应过来;二是用户有选择权但不明示该支付选项需要另行还款,或者用肉眼难以辨识的小字以及其他条款的隐匿来对用户进行迷惑。
苏筱芮表示,金融业务借助非金融类生活场景进行获客成为了当下的一种趋势,也是金融行业专业化分工链条不断细化的一种体现,但需要关注其中的一些风险点:一是厘清金融营销过程中的各方权责,避免助贷机构利用持牌金融机构诱导消费者,二是在网页广告、App广告中应设置关闭、跳过等按钮功能供消费者选择,不得强制通过“霸屏”迫使消费者浏览点击,三是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火墙”,防范个人信息被非法转卖的潜在风险。此前《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中提出,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营销宣传;《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依据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向金融消费者披露下列重要内容,包括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金融消费者应当负担的费用及违约金、其他可能影响金融消费者决策的信息等。
专家: 平台误导性话术涉嫌诱导贷款 建议金融App单独跳转
“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金融牌照或是借贷业务,有时也会引入一些中小平台。虽然用流量去变现、或者说基于流量做金融生意,这个事情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借贷服务含有诱导欺骗性质。像很多长视频平台会开展‘免费领取一个月会员’活动,很多人在使用过程中抱着占便宜的心理点击领取,但点进去才发现,想要顺利领取,还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分期付款、贷款等等”,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
刘院长认为,利用这些“猫腻”,或者以低息、无息为噱头来诱导用户的借贷,可能涉及到虚假诱导宣传或诱骗,侵犯用户的个人隐私。“尽管通过流量变现或做金融服务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后面确实潜藏着太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有关部门去监管。”
刘兴亮建议,做金融生意的APP平台应该做出一些整改,一是要把一些优惠活动的领取方式讲清楚,不要故意诱导或虚假宣传;二是借款贷款服务的利息和借贷平台要以显著标识注明,如果需要跳转到第三方平台必须要经过用户同意,而不应该以低息甚至无息去诱导用户借贷的行为。
“总之互联网平台可以去做广告,去借助流量收费,但是每一步都要让用户明明白白地自愿的去消费,而不是坑蒙拐骗。”刘兴亮表示。
郭施亮也认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理性借贷很重要,对借贷广告还是需要理性看待,特别是年利率水平,是否触及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红线等,都会影响未来个人借贷成本或者违约风险。如非紧急情况或者必要需求,还是减少借贷的频率,理性操作。监管层面需要紧盯互联网借贷公司的利率情况,是否符合合规要求,尽量呼吁消费者理性借贷、理性消费。
【#315青诉# 你来爆料我来曝光】即日起,北青报半两财经发起3•15特别策划,面向大众征集线索,发挥媒体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为消费者发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更加优质的消费环境。
我们将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开展采访调查,揭露消费陷阱,一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爆料请微博私信@半两财经
也可发送线索到邮箱:cjxwzx@ynet.com
实习生 安其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