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就是阵地》是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一段对话描述了“师卫生部长请求白求恩和伤员一起撤离,白求恩坚决不同意”的动人场景。教学该段落时,我先创设情境描述硝烟弥漫、敌机在上空吼叫的紧张氛围,然后化身卫生部长,急匆匆走到一个学生面前用急切的口吻说:“白求恩同志,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只听得到大家紧张的呼吸声。被我这个“卫生部长”盯住的“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正欲回答,教室的一角响起了“砰砰——砰”“突突突——突突突”的声音,原来男生小敏正伸着手臂模拟机关枪发射。从教学需要的角度来说,这段战场音效的模拟来得适时,却不适切——小敏一脸嬉笑模样。显然,他入的不是战争的情境,而是把这当作好玩的游戏了。我着急地看了他一眼,继续用紧张的语气说:“此时,情况非常危急,再不赶紧撤离……”话还没说完,小敏已欠起上身把手臂这把“机关枪”挥舞得更加夸张,脸上的表情也更不严肃了。这是一个多好的借助情境对话感受人物高尚情操的机会,我不想就此放弃,用更加焦急的语气描述“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的紧张氛围,希望小敏很快入境,以便继续“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对话,可此时孩子们已被小敏嘻哈的表情逗笑了。一段可以彰显人物崇高情操、精心预设的情境对话就这样被小敏破坏了。
这样的教学遗憾,折射出价值观教育的极端必要性,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教师没有根据所教内容进行精心预设吗?是教学情境使用不当吗?当然不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他们为什么会在应该紧张的场合说出那样不合时宜的话呢?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我们,小时候是听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长大的,日常谈论的是与敌人顽强斗争的英雄人民……耳濡目染中,这些英雄形象和英雄业绩使爱国的种子在我们心中早早种下。可是,现在的这些孩子呢?他们成长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他们是看着动画片长大的,战争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
如何在课程实施中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如何更好地落实学科育人,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只有在他对攀登上道德品格高峰的人深表敬意的时候,才会真正受到教益。”这就启发我们:学科育人要讲究教育的技巧与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需要教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将其渗透在每一个日常教育细节中,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胸有信仰、理念坚定的未来公民。而这一教育的技巧与艺术,关键在于整体优化教育情境。
首先,要优化阅读环境,引领学生充分感知革命文化。让学生浸润在崇高品格的世界里,才能为学生立起道德品格的高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教师开发专题课程,分学段逐年级编写英雄人物课外故事读本,如“与人民心连心的革命领袖”“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共产主义战士”等,带领学生到英雄为了祖国而建立的功绩里去旅行;围绕革命文化,开展红色题材作品亲子共读,通过家校协同,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革命文化的熏陶感染。校内外共同发力,通过大量的主题阅读,丰富学生感知革命文化的知识结构,在精神世界形成共同的价值基础。
其次,要优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充分体悟革命传统。教师可以整合统编教材中以革命英雄为主题的课文,分学段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主题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为崇拜的英雄偶像写一则小传,组织革命英雄人物故事比赛;用好本地有形或无形的革命文化资源,开展红色寻访活动,采访革命人物后代,指导学生撰写英雄事迹报告;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革命名人故居,学做英雄册……
最后,要优化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充分传承革命精神。革命的年代虽然远去,革命的精神永留人间,最好的纪念是自觉传承。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那些鲜活生动的革命人物、意蕴深长的英雄故事中,感受坚守理想、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革命传统,进而获得精神养料,成为一个在思想上有教养的人,在行动上有信念的人。
作者/吴海丽,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小学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