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会议间隙,泵奶的闹钟响起,乳房胀痛难忍,跑遍写字楼也找不到母婴室,无奈只好钻进卫生间,泵出乳汁后再倒掉……近期的热播剧《今生也是第一次》中,王子文饰演的职场女性路远方遇到的窘境,让“背奶妈妈”这一群体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在母乳科学喂养渐成共识的当下,越来越多职场妈妈选择加入“背奶一族”,却在单位陷入“东躲西藏”的尴尬处境。
“背奶妈妈”是指在产假结束返岗后,把专业的吸奶、储奶器具带到单位,利用工作间隙完成吸奶、冷藏、保存等一系列流程,下班后背回家给宝宝当第二天“口粮”的职场妈妈。有调查显示,33.57%产假后返岗的职场女性选择成为“背奶妈妈”,可见这个群体规模不小。在“三孩”政策引导下,尽管不少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逐步建起母婴室,但数量仍无法满足队伍日渐庞大的“背奶妈妈”的需求。
调查显示,“背奶妈妈”要在上班期间完成吸奶等流程很不容易。73.24%的“背奶妈妈”表示公司没有母婴室,她们在工作期间采集母乳的地点主要有洗手间、私家车、会议室等。显然这类场所有的不卫生,有的不方便,都不适合完成吸奶等流程。但因单位无母婴室只能“东躲西藏”打“游击战”,这意味着不少“背奶妈妈”承受着相关痛苦。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所有应配备母婴设施的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这些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实现有待观察。从目前进展看,部分城市母婴设施覆盖率较为理想,多数地方或与目标任务相距较大,亟待快马加鞭消除母乳喂养之痛。
比如北京,2021年全市母婴设施覆盖率已达到95%,如期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应当没有问题。再比如广州,去年数据显示共建成1300多间母婴室,成为全国首个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的城市,表明不难实现“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这个目标,但用人单位的母婴设施覆盖率未见公布,如期实现目标任务需要加码努力。
相对来说,因公共场所广受瞩目,且有补助等措施推动,更容易建立母婴室。而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单位办公面积小、员工少、实力弱,在配置母婴设施方面就缺少条件。因此,在有关方面继续抓好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使其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还要将精力、财力,投入到推动用人单位提供母婴设施的行动中,使职场妈妈“挤奶无忧”。
北京、广州等地能在母婴设施配置方面走在前列,原因之一是立法推动。2020年4月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母婴室等便民设施。《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规定,六类公共场所应当建设母婴室,否则罚款。同时规定,政府应当设立母婴室和哺乳室建设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能否如期完成母婴设施建设目标,关键在两点:一是,以立法形式明确公共场所、用人单位、各级政府在建设母婴设施中的责任。二是,鼓励用人单位建立母婴室,要以财政补助等方式分担成本。当然,建立与维护同等重要,我们要看到,“背奶妈妈”之痛或影响部分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提升生育意愿须完善母婴服务。
只有做到生育无忧、养育无忧,才有望使生育意愿回归合理水平。
文/海凝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