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别被“四小时睡眠法”带偏职场节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13 15:10

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直播节目中再度谈及自己的“四小时睡眠法”,引发广泛热议。此前,他就曾公开建议大家少睡,称能睡6个小时最好,4个小时就是完美。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并不是科学的睡眠方法,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四小时睡眠法”具有催人奋进的励志作用,为许多职场管理人员和职工所追捧。“比你优秀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句话在职场流传甚广,激励很多人努力工作、奋勇争先。此前,“四小时睡眠法”不仅被很多人尝试,而且还成为一些企业要求职工的一个理由——瞧瞧人家那么成功的企业家每天都只睡四小时,普通人就更不应该抱怨加班太多、睡眠不足了。

每天睡眠时间仅有4小时,且4小时还要分成两段,中间还要起床清醒1小时,这种睡眠方式法简直就是变着戏法折腾人,即使平时睡眠较好的人经此一折腾,或许也会导致睡眼障碍。虽然“四小时睡眠法”也有一套理论,但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无法与多年总结出的专业理论相比科学。此外,睡眠时间和方式上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人类长期的作息习惯早就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违背这个生物钟行事,就是在违背自然规律。

由此看来,这种睡眠方法即使适用于极少数人,但对绝大多数人只会有害无益。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础,存在睡眼障碍的人深知正常睡眼的可贵。近来年,职场猝死事件频发,睡眠不足、连续工作时间太长,是导致“过劳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更要看到,当前学生课业负担很重,且孩子处于成长的关键期,需要确保足够的睡眠,倘若“四小时睡眠法”被部分学生家长接受并尝试,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更不容忽视。

在职场,这种不具有普遍性的极端励志十分常见。此前,“强制996”“义务加班”等工作方式广为流传,为企业老板所称道,但如此作为属于违法,“996”也因此从励志的词汇,变成侵害职工权益的代名词。“四小时睡眠法”一旦被广泛引进到职场,对职工权益的侵害程度将更为严重。宣扬“四小时睡眠法”或许本无恶意,仅仅是想教会他人更加高效的利用时间,但从结果上看,也须防范好心办坏事。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且社会节奏加快,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然而,提高工作效率也要把准节奏,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不能用“四小时睡眠法”等极端做法要求自己,更不能以此来要求别人,甚至使之成为职场的潜规则。惜时是职场美德,是提高效率的基础,但学会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卷”得太厉害往往适得其反。

文/时本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缓解“节后综合征”的建议值得认真听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09
北青快评|别被“医美是高考奖励”带偏了节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8
北青快评|“睡眠保单”亟需常态化唤醒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8
北青快评 | 单位扣减病休职工待遇切莫太随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0
北青快评|保障孩子睡眠不能“一熔了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北青快评|职场“空窗期”不应成为就业“绊脚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职场白领睡眠观察2024》:34%受访者在工作日报复性熬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24小时待命”,职场人为“群”所困怎么破?
工人日报 2024-02-19
最新评论